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現在是討論政治,我要停止特定目標,除了好奇地探索未知的事物,要走向混亂,而非遠離混亂。這種感覺像一個中性的心靈空間,矛盾的思想可以在這裡融合,但不用解決。


文:巴斯特.班森(Buster Benson)

我們有投票的義務嗎?
聆聽可能性之聲的副作用之一是,隨處可見開放性的問題。在平凡的一天中聆聽理性之聲時,我可能會問:「我現在想雪上加霜嗎?」和「我期待從這次對話中獲得什麼成果?」這些都是合乎邏輯的問題,如果是想要追求目標和達成目的時,這些問題的確具有意義。但現在是討論政治,我要停止特定目標,除了好奇地探索未知的事物,要走向混亂,而非遠離混亂。這種感覺像一個中性的心靈空間,矛盾的思想可以在這裡融合,但不用解決。

我決定進一步深究這種詭異、看似反民主的不投票行動,為什麼突然蔚為流行。我意識到自己可以研究道德義務的本質。當有機會時,我可以調查朋友和家人,我可以參照我認為自己擁有的其他道德義務。我開始在社群聚會和社群媒體上詢問:「我們有投票的道德義務嗎?」我得到了各式各樣的回應。

有些人主張,我們的確有投票的義務:
我很難理解。我認為這是一種責任。如果你生活在這個國家,享有很多特權和福利,有些甚至得來不易,在我看來,不投入這個替你提供這麼多服務的系統,是一種極大的疏失。
我認為投票是人民對民主的共同承諾。投票的人會覺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使影響很小。更重要的是,在投票率高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更強烈的感覺,覺得這個結果反映了周遭人民的意志。如果投票的人越少,就越容易認為結果不具代表性,因而認為它不合法。事實上,個人的投票行為支持了民主本身,無論實際投票或其對選舉結果產生的影響。

有些人對此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不投票是自私和疏忽。人們可能會因為各種有充分理由的論點,認為自己的自私有理,但它依舊是自私。這種行為傳達著:「比起透過微小的投票行為,以支持社群的弱勢群體而產生實質影響,我個人對這個體制的感受更為重要。」
那些享受民主制度提供的特權,卻又不投票的人,就像不參加練習或比賽的選手,卻又希望球隊贏球時也能拿到獎盃。

有些人同意不投票的行為:

我同意,並且認為選擇不投票,本身就是一種投票。如果你不了解議題(訊息不足),不喜歡這些選擇,或某人選擇相信別人的決定時,就有充分的理由不投票。

隨著話題展開,客氣的評論逐漸消失,更強硬的立場在討論串中升溫。有一個人留下頗為挑釁的隱喻:

我把投票的壓力比喻成性交的壓力。很多男人認為,如果他們努力賺錢養家,妻子就有責任提供性服務。這不是強暴,但也不是合意性交。我可以單純說不嗎,或者脅迫是你實際上的主張?

根據道德共識採取行動的壓力很大。有幾個人回應了那位寫下強暴隱喻的人,開啟了一次新面向的對話:
我認為我無法跟把投票比喻為強暴的人認真談話。
暴力性行為與投票無法類比,我甚至不明白這有什麼好挑明的。

請注意此時權力之聲如何發揮作用,排除了這類對話。

既然對話已經升溫,大家分享更多自己的堅定立場:

如果你說我的投票不算數,或說我不會兩害相權取其輕,那麼你只在乎你自己,而不是關注社會地位更弱勢的人(例如LGTBQ、有色人種、窮人等)。我討厭這些自由主義者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通常是富裕的白人)處於能夠照顧自己以滿足自身需求的位置,他們缺席投票是給了需要幫助的人一記耳光。這個國家是建立在擁抱受壓迫者的基礎上,如果你很富有,只想留在自己安全的小天地,那麼你基本上是在羞辱那些沒有種族優勢和收入特權的人。我們不只為自己投票,也在為社群投票。

這段對話並不特別,與社群媒體上每天在各個角落進行的其他主題對話相比,可說是非常溫和。然而,儘管它很平淡,卻十分實用,因為我們可以在當中看到迄今涵蓋的所有概念。它表達了許多觀點,其中許多觀點互相衝突。

每個人都在努力解決自己的認知失調,這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焦慮。每個人內在的聲音都在建議各種解決分歧的策略,從有理有據到暴力侮辱,以及抵抗羞辱的自我防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Twitter 、Slack高績效團隊負責人,教你化解歧見的8種溝通心理技術》,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巴斯特.班森(Buster Benson)
譯者:辛一立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歧見就像雜草,從來不會完全消失,
吵贏了也不會真正改變其他人的想法。

溝通不同意見,了解自己怕什麼,比事實數據更重要!

在高壓情境、敏感議題上,也能夠不暴走、不隱忍、不假裝,好好說。

  • 為什麼別人不願意改變想法?明明是我對?
  • 當對方聲音變大、公開作對,如何化解焦慮緊張?
  • 跟父母或朋友的關係緊張,乾脆不參加聚會,放棄溝通?

吵架是吵不贏的!偏見讓我們沮喪和激動。

改善5%的溝通習慣,就能讓生活品質提升50%,團隊更有效率!

當期望與現實不符,就會引起我們的焦慮,甚至暴走和爭執,其實這是自己心裡有隱而未見的因子,導致預設立場、對新訊息產生錯誤反應。例如聽到反對疫苗者的言論就產生焦慮感;或者人們因為不同政治背景,就猜測他人的水準比自己差很多。

反對你的人,其實最清楚你的盲點,反而能激發更好的點子!
作者過去20年來曾在Amazon、Twitter和Slack等科技公司的高績效團隊擔任主腦人物,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促成各部門和客戶達成有意義和具有建設性的合作。同時,作者一直在研究認知偏見、邏輯謬誤,以及系統性思考,並將其應用在工作和人際溝通上。他曾發表一篇綜合世界上200多種已知認知偏見的文章,有超過150萬人閱讀,包含心理學界、經濟學界、大眾讀者等,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和研究人員引用此文,作為重新建構認知偏見的方法。

8種對話練習,讓爭執轉化為正向的健康關係

作者介紹8種溝通技術,包括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分辨自己的內在意見、善用認知偏見、只說己見且不推測他人想法、尋找交集、提出好問題、建立有安全感的分享空間、實際參與困難的議題等,並且透過練習,讓讀者達到:

  • 減少生活中重複且令人沮喪的爭執。
  • 與立場完全相左的人,達成共識,或找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 化解生活和工作上的緊張情況,對自己充滿自信。

不用大吼大叫,也不會心累洩氣。當你學會在各種關係中有效表達不同的意見,溝通效果倍增,同時還可以提升你所有其他的技能。

有不同意見也能好好說,是你能學習、運用的最強手段之一。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