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倪朋在書中分享個人行醫經驗,中間穿插各界傑出人士的洞見,再加上最新研究帶來的佐證,指引一條我們所有人都能踏上的明路:從學徒期的苦熬與磨練,再到熟手期的摸索個人特色與獨挑大梁,最終成為師傅級的人物,把技術傳承給後起之秀。正如倪朋所言,一切殊途同歸。


文:羅傑・倪朋(Roger Kneebone)

本書的核心概念是學徒模式。學徒模式在歐洲盛行了數百年,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制度。講到學徒,許多人會聯想到中世紀的行會制度,你想成為工匠(「工匠」〔craftsman〕一詞是歷史悠久的詞彙,雖然英文字尾是「男性」〔man〕,今日當然男女皆有),就得加入行會。儘管社會、政治、產業等各方面的變遷已經讓英國的許多學徒制消失,這個模式依舊能輔助我們思考何謂「專家」。

歷史上,學徒制是指學習一門技藝或行業,但我認為也適用於各種專家,不論是標本師、教師、水電工或駕駛。多數人不曾細想,但直覺就能懂這個模式。關鍵在於學徒模式帶有逐步前進的意涵,所以我借用這個模式,作為貫穿本書的架構。

傳統上一共有三階段——學徒(Apprentice)、熟手(Journeyman)、師傅(Master)。當然,今日的社會情形,早已相當不同於中世紀的歐洲。學徒再也不必睡在師傅家的爐灶後頭,也不必多年無薪工作,但對於所有想成為專家的人來講,這樣的三階段依舊提供了一份路線圖。

一、學徒:起步時,你什麼都不懂。看別人怎麼做,就跟著做,努力在師傅的工作坊裡學習大家是怎麼做事。你做出來的東西若有任何錯誤,責任在師傅身上;要是做得好,功勞也歸師傅。

二、熟手:你以獨立專家的身分展開職業生涯,離開師傅的工作坊,在國內各地尋找生計。在這個階段,你做出來的東西由自己負責。要是犯錯,後果自行承擔。你持續累積經驗,不斷精進並拓展技術,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三、師傅:最後,你成立自己的工作坊,開班授徒,把知識與長才傳授給未來的世代,盡一己之力,提攜向你學習的後進;你對自己的領域有著更多的照顧責任,有時甚至能將業界帶往新的方向。

這三種階段可以協助我們思考技藝的習得,但只能描述出狀態,無法提供解釋。三段式分法點出一條路上的不同路段,但沒說出如何更上一層樓,也沒告訴你如何知道已經抵達。三階段把過程分成三段,就好像它們靜止不動,只計算了能計算的東西,但重要的事大多無法計算。一路上,不只是你能做到的事產生變化,你整個人也不同了,但從外在看不見這個過程,難以量化,甚至連自己也沒能察覺。

許多研究側重「專業技能」,從客觀的特性與能力出發。「專業技能」與「習得那項技能的人」被當成兩回事。專業技能指的是有辦法接好鳩尾榫,或是把籃球投進籃框,但我感興趣的是內在發生的事:成為專家是什麼意思,身為一位專家,獲得同儕、民眾及外在世界的認可,又是什麼意思。我想知道學會鳩尾榫的那個人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他如何成功卡榫。

敘述性的文字很少能提供內部人士的觀點,不會告訴你如果想成為專家,你可以預期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該把力氣放在哪裡。此外,那樣的文字也不會告訴你要花多少時間,或是一路上會遭遇的難題,因此我把「學徒-熟手-師傅的模式」拆成更小的步驟——分析成為專家的內心故事。這些步驟構成本書的各章節。當然,這些步驟不一定會依序出現,各個階段通常會彼此重疊,但依舊可以一窺大致的情形。

一、學徒

出發時,你背負的責任是學習。你身處別人的世界,學習以他們的方法做事,他們為你做的表現負責任。我稱這個步驟為「苦熬與磨練」(Doing time)。此時你把重點擺在自己身上——專注於正在學習的知識與技能。人總有犯錯的時候,在這個階段犯錯會有人替你擦屁股,包括你的工作與你本人受到的影響。

你成為實務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譯註:指一群人因為志同道合聚在一起,一起學習與分享,又譯「實踐社群」)的一員,社群裡的人已經在做你想學習的事。社群通常會提供支持的力量,即便你在當下的體驗可能不是那樣。人們預期你不會脫離既有的做事方法,不期待你嘗試新事物,甚至不允許你偏離常軌。你的責任是服從,不是創新。工作內容既重複又無聊,辛辛苦苦做一些瑣碎的事,甚至不懂到底為什麼要做。

下一個步驟是「運用你的感官」(Using your senses),此時是苦熬與磨練開花結果的時刻:你逐漸理解你學著做的工作,熟悉你開始定居的世界。你學習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除了動用雙手和身體,也運用你的感官、你的心來體會自己的工作。不論是努力成為石匠或醫生、上夜校學製帽、成年後才學吹雙簧管,或是進修成為律師、電影製作人、會計師或任何職業,都會碰上這個步驟。

第三個步驟是「空間與其他人」(Space and other people),也就是系統性利用工作上的材料與工具——套用餐廳主廚的術語來講,讓一切「各就各位」(mise en place),蒐集與擺放好做菜所需的一切食材。在這個階段,你開始留意工作時身邊的其他人,如同事、病患、顧客、客人。你學著進入他人的個人空間,在那個空間工作。

到了這個步驟,你已經準備好脫離學徒階段。隨之而來的是「犯錯與修正」(Getting it wrong and putting it right)。犯錯是不可免的,但目前為止,由於你是新手,大家比較寬容,原本就預期你會出錯。你的環境經過安排,好讓你、你的同事、你的工作空間,不會因為你犯錯而承受後果。你起步時,先負責不重要、可以取代的材料。當你偏離正軌,會有人點撥你,教你如何修正。你處於安全的空間。然而,到下一個階段,事情開始產生變化。

二、熟手

現在你開始獨當一面——你要替你做的工作與人們的反應負責。從學徒變成熟手,將帶來兩個重要的變化。我把第一項稱為「重點不是你」(it’s not about you),這句話借自我合作過的魔術師。這個轉變非常大,你的注意力不能再放在自己身上。專家的工作包含替別人做某些事,外頭有受眾——也就是體驗你的工作成果的一至多人,即便你不一定會直接見到這些人。如果是音樂會、足球賽或戲劇,誰是受眾很明顯。

此時,專家與受眾處於相同的時空,專家做的事立即被同步體驗到。然而在其他領域,受眾與你並不處於相同的時空,你的工作是非同步的。陶藝匠在工作室製作花瓶時,可能沒人在一旁觀看,但他們的目標依舊是讓作品被世人知曉,不論是擺放在商店、展覽或陳列室。儘管製作過程發生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永遠有受眾,即便那些受眾是理論上存在、遠在天邊,或是製作者完全不認識。

不論你是藝術家、科學家、臨床醫師,還是技師,在這個階段要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從你轉換到他們。」「他們」指的是體驗你的工作的人——你的觀眾、病患或顧客。這是一次關鍵的轉換,但不一定會發生在專家之路的特定時刻,有時根本不會發生。你有可能技術傲視群倫,但只看得見自己;失去初衷,迷失本心。我的行業偶爾會出現黑心醫師,動不必要的手術,或是未經病患同意就進行實驗。這類醫師通常醫術高明,但扭曲了行醫的目的,把自己看得比病患還重。

第二種轉換是「培養出自己的聲音」(developing voice)。這裡我借用了爵士樂的詞彙,也就是樂手培養出個人的音樂特色。身為表演者的你,不再是別人機器中的小齒輪,能夠創造出專屬於你的專家級音樂。你樹立風格,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東西。現在你自行打造作品,放上簽名。你替自己負責,你就是你。這麼做需要自信,也需要相信自己。那是一個很難察覺的過程,必須和「重點不是你」同時進行,才不會變得自負或自我中心。你必須平衡正在萌芽的專家身分,隨時把你是為了誰工作放在心上。做到這一點之後,你成為獨立的個體,而體驗到你的工作成果的人士也認可了你。

發生前述兩種轉換時,還得「學習臨場發揮」(Learning to improvise)。這下子由你替工作的成敗負起責任,隨機應變。你可能和我以前一樣,帶領手術團隊。你可能以科學家的身分發展自己的研究,或是成立事業。你可能在公眾面前表演、寫小說或領導旗下部門。不論身處哪個領域,你將碰上突如其來的事件。出錯時,由你負責搞定。在此同時,你是熟手,你有自由。你可以開發新點子、挑戰原本的作法,在作品蓋上個人印記。後文會再詳談,有時候在沒人預料到或策畫的情況下,偶然出現的靈光一閃將帶來最具創意的一飛沖天。即興是成為專家的特徵。

三、師傅

你在花了極長的時間鑽研的領域,已經成為專家。此時有的人會更進一步,為自家領域帶來新氣象,走向不同的境界。我會在「改變方向」(Changing direction)的章節,檢視重塑自家領域、帶往新方向的含義。本書提到的許多專家都達成那樣的任務,其中一位是研發微創手術的約翰.韋克漢(John Wickham),他讓外科出現了大轉向。

在「傳承」(Passing it on)這個最後的步驟,你向其他人分享你的專業知識,協助他們成長。此時再度需要「從你轉換到他們」,但這一次的「他們」是指和你同領域的人,包括你的小組或實務社群裡的學生、學徒、同事。傳承將迫使你釐清思緒,清楚說明自己做的事,去蕪存菁,將多年的專業技術濃縮成可以與人分享的事。不是所有專家都會以正式的方式傳承,成立教學事業或工作坊,實際這麼做的專家並不多。

這是你扛起責任的時刻,你在其他人學習時指導他們。學生不免犯錯時,你把責任攬在身上。萬一出錯,你出來扛。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傳承」,例如寫書或部落格文章,或是在電視、廣播、網路上分享你的專業。不論採取哪種形式,傳承是成為專家的標誌,讓世人看見你有值得分享的東西。

成為師傅不只是傳授自己知道的事,也是一種照顧關係。你是導師,是教練,也是老師。你替追隨你的人負起責任,為你的領域帶來貢獻。你通常會產生使命感,關切你強烈相信的事業能否永續。許多專家會加入董事會或教學團隊,協助學習團體或個人。專家之路永無止境,但師傅永遠在和時間賽跑。

成為專家的旅途聽上去比實際上簡單。專家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專家,或者自稱專家,尤其是這條路永無止境,你很難知道自己何時已經抵達專家的階段。另一種可能是,你是某些領域的專家,但在其他領域不是。

專家本人通常最晚才認定自己是專家。他們老是覺得自己是冒牌貨,永遠在想何時會被識破,還很訝異別人居然想跑來向他們學習。專家或許不會感到自己抵達「師傅」的境界,但不代表他們不是專家,只代表「成為專家」不同於「擁有專業技能」,這通常需要由別人來發現箇中差異。

從新手到專家的旅程並非直線道路,各個階段很少會像我說的那樣明確分段。這段路走走停停,步履蹣跚,通常感覺像是前進一步又後退兩步。「成為專家」和身分認同有關,和成為標本師、裁縫或電腦工程師有關,不光是有辦法做相關人士做的事而已。

這是一個難以捉摸、但相當重要的區別,涉及本體轉換(ontological shift)。不只是你能做的事變了,你是誰也變了。這樣的身分建構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有可能很嚇人。一路上的體驗帶來深遠的影響:犯下嚴重錯誤,有可能讓你愈挫愈勇,也可能一蹶不振;責任變多,有可能拓展新的地平線,也可能產生不安感,令你綁手綁腳。一切的經歷積累起來,形塑著你將成為的人。

本書描述的道路從「一無所知」出發,最後走到「傳授一生的智慧」。如果你事先知道要耗費無數年才能抵達,就比較不會因為不順利而幾個月就放棄。一路上會有顛簸——長期感到無聊或沮喪;似乎缺乏任何進展,前途黯淡;到了某些時間點,你會很想乾脆放棄;如果此時有地圖在手,你將能堅持下去。雖然下雨時,有地圖無法讓你不被淋濕,但至少不會迷路。

一夜之間成為專家是不可能的,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很多的努力。不願意投入心血,就不可能成為專家。然而,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到底要多努力?這個問題不可能回答,很大的程度要看每個人的情形。我在接下來的章節,會整理成為專家的各種故事,試著分析當事人共同的經歷。有的故事,與專家必須培養的技能有關,談專家如何學著觀察及動手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考發生轉變,一路上更加瞭解自己。

我們很難確切說明成為專家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一個明確的你「抵達」的時刻。你永遠都處於成為專家的狀態,在某些領域超前,在某些領域落後。真正的專家就是那樣。他們永遠不滿意自己到達的境界,永遠意識到自己還能做得更好。

專家知道自己永遠不能停下腳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可以替自己做到的事感到自豪,但永遠不能覺得這樣就是一百分。你得不斷前進,躍躍欲試,否則就會停滯不前。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羅傑・倪朋(Roger Kneebone)
譯者:許恬寧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從拜師、出師到專精,活出與「習藝」密切結合的人生。
為什麼我們應該在人生的某個領域成為專家?
為什麼專家正在消失?我們能怎麼做?

本書賣點
  • 作者以擔任外科醫師、一般科醫師、醫學顧問、教師及研究者的四十年經歷,分析、耙梳專家養成的核心價值,跨界比較不同行業的辛酸與困境,證明每個人都走在專家之路上,而且並不孤獨。
  • 學徒、熟手、師傅是職涯必經的歷程,也是生命的終極探索。本書解釋各階段需要學習的心法、面臨的處境與障礙,以及應該處理的關鍵難題。
內容簡介

實地感受高手的養成過程————踏上無止境的終生學習大探索

蕾絲編織工藝師和血管外科醫師有何共通之處?倫敦薩佛街的裁縫師與分子科學家有哪些地方一樣?戰鬥機駕駛員與爵士音樂家呢?乍看之下,這些人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作者倪朋是「專家的專家」,一生致力於找出專家之間的連結。

倪朋在書中分享個人行醫經驗,中間穿插各界傑出人士的洞見,再加上最新研究帶來的佐證,指引一條我們所有人都能踏上的明路:從學徒期的苦熬與磨練,再到熟手期的摸索個人特色與獨挑大梁,最終成為師傅級的人物,把技術傳承給後起之秀。正如倪朋所言,一切殊途同歸。

不論你目前正在打造新職涯,也或者正在學習語言或樂器,還是單純努力成為想成為的人,這本開創性的著作揭曉如何能一路走向精通。

專家之路的三個主要階段:

一、學徒階段:一開始,你一無所知,只能觀察、模仿他人。在師傅的工坊中,事情該如何進行,就學著去做。師傅會為你的工作成果及你犯下的錯誤負責,要是有了特殊的成果也歸功於師傅。

二、熟手階段:你以獨立專業人士之姿,展開事業。這時你已經離開師傅的工坊,四處遊歷參學,開始為自己的成果及失敗的後果負責。你繼續累積經驗,也不斷磨練、拓展自己的技藝,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風格。

三、師傅階段:終於,你開設了自己的工坊,開班授課,把專業的知識與技術傳授給下一代,並竭盡所能地堅守並拓展這個領域。

專家之路的學徒、熟手、師傅三個階段,應該處理哪些核心問題?

  • 學徒:重複性工作的價值/進入實務社群/練習感官的語言/聽身體說話/養成「各就各位」。
  • 熟手:避免擅自假設/有能力改變框架/培養自己的聲音/在龐大壓力下即興發揮。
  • 師傅:走出新方向/跨越哈哈牆/清楚為何卡關/繪製地圖與擔任嚮導。

本書特色

  • 「不只是」培養專業的地圖指引

作者悉心描繪專家養成的過程,那是一條發掘感覺與感受的道路,有時極難用文字表達。目前市場上有不少探討「練習」的書籍,大多集中於技術的鍛鍊,卻較少著墨專業心性的培養。

  • 完整描述專家養成的心法

學徒、熟手、大師三階段的習藝過程,構成一個很完整的論述,同時穿插、對比不同行業的視角,輔以各領域專家的訪談,以實例演繹說明,讓人豁然開朗,饒富興味。

  • 觀察入微的剖析,有臨場感

作者結合自身擔任四十年專業醫師及醫學顧問、教學者的經驗,將訪談不同領域專家的感想與觀察,無縫帶入他想要探討的各項主題,把成為專家的整個過程,從裡到外,細細做了「外科手術式」的分析與耙梳。

  • 跨界的職業比較學

很多人以為只有機師、醫師、演奏家才算得上專業,而修車技師、泥水匠、水管工人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匠或師傅。但後者的專業養成未嘗不具門外漢難以觸及的「眉角」。作者研究專家時,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專精的竅門與特殊路徑。他用跨領域的觀察、比較、分析,找出共通處,以及值得別的行業領教的特殊手法及眼光。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