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從學校進入職場時,相較於技能,許多企業主最在乎年輕人在學生時代養成的「思維」——因為技能可以學習,好的「工作態度」卻會跟著他們一輩子!而這8個思維,是我認為進入職場的學生最該徹底拋下的......


最近三個月,我和另一個夥伴花了上百小時帶著一群高中、大學生和自學生進行一個實作專案,我的角色不是老師,更像是Mentor或是Coach,不親自出手,只「出一張嘴」陪他們討論、執行、檢討、優化,然後不斷重複以上動作。

這段時間下來,幾位同學在很多地方的表現都令人驚豔,他們的「能力」在同儕中絕對是佼佼者。不過從他們身上,我深刻感受到,台灣的教育過於偏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專案告一段落,我和另一位Mentor的共識就是,我們期待的不是同學們在技能上的進步,技能,再學就有了;但我們最在乎的是他們養成了什麼「思維」,因為一個好的「工作態度」會跟著他們一輩子!

以下這八個思維,正是我認為「學生」該徹底拋下的:

1. 只會分工,不會「合作」

  • 在學校最常見的

分組做報告時,大家開始分工,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再一個人負責「統整」。最後把各自的部分交給統整的「苦主」,剪剪貼貼順一下格式,一份好像是一回事的報告就可以交,大家都拿到了分數,問題是那份報告能看嗎?

  • 職場的真實世界

工作當然是要分配的,但不是分完就好了,而是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事中就不斷有意識地、固定頻率的討論,了解彼此的進度、是否需要互相配合,如此一來最後產出的才會是「一個產品」,而非拼貼出來的散沙。

這就是「產品思維」: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負責的是整個產品,不只是螺絲釘。

2. 做人不做事,不如「對事不對人」

  • 在學校最常見的

又要分組報告了,趕快來揪好朋友、好兄弟或室友同組,然後就發現有的組員要不是進度不如預期,不然就是擺爛、搞失蹤,跟陌生人組隊一樣會遇到這種狀況,但為了不想得罪人、或連朋友都當不成,只好自己吞了。
  • 職場的真實世界

「做人」當然重要,但既然我們是為了「做事」才聚在一起,該溝通、該攤牌的沒理由自己吞下去,不需要為了做人綁手綁腳。溝通上要緊守「對事不對人」原則,有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之處,進一步了解才有可能打破僵局、或重新分配權責。

這才是「負責的態度」:我們是對事情負責,即便要做人也是為了把事情辦好。

3. 開會不是為了討論,而是要「定案」

  • 在學校最常見的

不管是分組報告,還是參加各種競賽、或辦活動,都有數不清的「會議」。問題是每次開會要不是非常冗長,不然就是沒效率、開到最後還是沒結論,抑或是打打鬧鬧、感情是很好啦,但我們只是來交朋友的嗎?

  • 職場的真實世界

除了少數工作,每天各種會議基本上是常態,關鍵不是開會,而是「會前準備」,一個好的會議從排定開會前就決定了,要有明確的會議目的以及大綱,確定每一個與會者的角色/權責、各自需要提供資料,並確保所有人會前都看過資料,帶著各自的想法和決議來的。

會不是為了各抒己見,而是做決定;是為了節省時間,而非浪費時間的。

4. 不要等答案,而是提「方案」

身為Mentor經常遇到,有學生來問問題,劈頭就是「遇到XX問題怎麼辦?」、「請問怎麼做YY?」、「可以幫我看一下ZZ嗎?」欸,這好像不是我的作業或工作吧?這些問題背後反映的都是「等答案」的心態,或是把自己的責任丟給別人。

這也是台灣教育的問題之一,多數人習慣被答案餵養,以為會有標準答案。事實上,大多數都沒有標準答案,在職場上遇到問題,不是去問主管怎麼辦,那是最不負責的行為。

真正該做的,應該是先分析問題,盡可能地查找資料和案例,提出各種應對方案,及不同方案各自的適用性和優劣,再去找Mentor或主管討論。
這個過程才是「學習」:別人經驗當然好,但直接獲得答案,經驗永遠只是別人的。

5. 說到,就要「做到」

  • 在學校最常見的

常常在開會、朋友之間喇賽的時候,總是會有人不經意的提起,有些事情其實可以怎麼做、他也可以幫忙,或簡單到說要找誰一起出來聚會。但通常會發現,再去關心進度的時候,要不是什麼都還沒做、或根本忘了這件事,不然就是拖拖拉拉晚了一兩個月才搞定。

  • 職場的真實世界

不管是年度專案,或者只是約個飯局、幫忙打會議記錄這種小事,只要是你「答應」過的事情,時間到、事情就是要發生,沒有第二種可能。這些都代表了你的「credit」,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排除萬難去辦到。就算因為有事耽擱了,也要提早告知當事人,說明原因以及具體改到哪個時間完成。

6. 做完,不等於「做好」

  • 在學校最常見的

工作分配完之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到死線,最後大家丟出來的東西,不是跟原本討論的不一樣,不然就是差強人意、根本不能用。每次都變成最後負責「統整」的那個人要當苦主,不眠不休的做完所有該補救和收尾的工作。你以為自己真的佔便宜了嗎?

  • 職場的真實世界
工作沒有做到100分、甚至是120分,根本就不該交出去。因為從我們經手過的每一件事,都代表了自己的「個人品牌」。

同事、客戶或主管不見得認識你是什麼樣的人,但絕對記得你的「工作態度」,會對你的「工作成果」有印象,如果只是把東西「交出去」就好,60分的標籤會永遠跟著你,在職場上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7. 人脈不是認識多少人,而是「把自己做好」

  • 在學校最常見的
總是有人愛吹噓自己認識某某風雲人物、KOL,或哪個學長姐是她的朋友,不然就是跑過多少活動、受邀參加什麼菁英聚會、去哪些知名企業實習過,還是臉書有多少好友、刷了多少經歷/Title、IG有多少人追蹤、發文又有多少人按讚,好像有了這些「數字」就等於自己多有「人脈」?
  • 職場的真實世界
老實說,你認識多少人都沒有用,假如你是一個沒有credit、事情交到你手上也做不好的人,就算認識100個人,那只不過表示有100個人知道你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

人脈的本質是「信任」,先把自己做好,承諾過、經手的每件事做到最好,就算只認識10個人,這10個人也會信任地把你推薦給更多人。

8. 評價你的不是數字,是「你的行為」

  • 在學校最常見的

學生的時候,多數人都會忍不住去在乎考試考幾分、學期末平均多高、班排多少,或是比賽最後獲得第幾名、辦的活動多少人參加、選的代表和幹部最後有沒有當選。即便是出社會、進到職場,還是很多人會迷失在自己的業績、流量、考績、有沒有得獎,或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功勞……等。

  • 職場的真實世界

事情永遠都不是「交出去」那一刻就結束了。沒錯,你當下會獲得一個數字,可能來自老師、主管、客戶或同儕,但那只代表「現在的你」,卻不等於「未來的你」。

人生是個「無限賽局」,關鍵不是這次成果,而是你能否馬上檢討、下次優化到什麼程度,那才是別人真正記得你的樣子。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