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提問能力、問題分析與解決、邏輯思考能力,這些職場的基本功,不會隨著時代變遷失去重要性,每個時代、每個產業、每個職場,都會有新的問題有待我們突破。



文:彭建文

七問句,有效提升提問力

相信大家在工作或簡報時,一定都有被主管問倒的經驗。主管提的問題,你不是回答不出來,就是根本措手不及。

「為什麼那麼簡單的問題也答不出來?」「自己做的報告,一問三不知嗎?」「你到底有沒有專心工作?」如果面對的是嚴厲的主管,可能還有更難聽的話。

我剛入行時,也遇過這樣的問題。每次答不出來,我都一定會說:「謝謝長官,我會去找答案再回覆你。」有時候我也納悶,為什麼長官問的問題,剛好都是我沒準備的?而有些提問,自己連想都沒想到。

經過幾年的磨練,我發現,要有如同主管般的提問力其實不難,重點是要清楚提問的邏輯,以及了解一般商務往來最在意的問題點。以下我以故事來說明。

有某間服務業,每個月都要提供四個營運指標(滿意度、總業績、業績/人、新客戶數目),呈報主管。這些指標數字如下圖,你能從中提出哪些問題?

一般人看月報時,首先會看相關數據正不正確,再看單一指標在各時間點波幅有多大,如果波幅是±2,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超過±3,可能就會認定這是問題,接著才是準備相關報告,解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該採取哪些對策,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根據以上二個觀點,再看看這張表(圖一),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1. 為何Q3總業績只有18?
  2. 為什麼Q2的新客戶數會增加這麼多?

可以很清楚看到,一般人在看這些指標時,最在意的其實是這些上下差不多的數據「不要出大問題」,也確認自己有能力合理解釋。

學習高階主管的提問力

我們檢視同一份月報,有一位承辦員工只看到業績及客戶有無成長二個問題,但簡報時卻有一位主管「進一步」提了二個問題:

  1. 為什麼總業績感覺沒什麼成長?
  2. 為什麼Q3的新客戶數下滑,但每個人業績卻上升?

該承辦人一時答不出來。他心想,第一個問題:總業績感覺沒成長,但總業績至少還算持平,有沒有成長應該還好吧,所以他沒發現這可能是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他確實沒有發現。當下他很快想了一些理由,向主管解釋,但是也覺得不對勁,因為他實際上沒有正視這些問題。

為什麼主管提的問題,事前都無法預測?我們可以從這個情境發現,高階主管到底如何看企業營運指標?在乎的方向是什麼?

如果我們能夠清楚知道他們在乎的方向,用主管的角度來看這一張報表,那就可以清楚知道主管會提什麼問題,也可以站在主管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如此一來,看問題的視野會更深、更廣,最重要的是,不會被盯得滿頭包。

從營運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企業的高階主管不外乎重視這三個方向:

  1. 業績有沒有成長?
  2. 有沒潛在的問題,即使是小風險,他們都非常在乎
  3. 所有數字的邏輯關聯,指標跟指標之間的合理性

如果你很清楚這三個方向,當我們重新來看這個案例時,你至少可以提出以下七個問題,這幾個問題都是高階主管可能會問的:

  1. 為什麼總業績沒成長?
  2. 為什麼Q2的滿意度下降0.1%?
  3. 為什麼Q3的每個人業績上升,但是總業績下滑?
  4. 為什麼Q3的新客戶數下滑,但每個人業績上升?
  5. 直接結合以上二題:為什麼Q3每個人的業績都成長,但總業績是衰退?且新客戶的數量也沒增加?
  6. 以趨勢來看,為什麼前三季每個人業績逐季上升,但Q4下滑呢?
  7. 每一季的滿意度都那麼高,請問這個指標的意義在哪?或是要看另外一個反向指標:客訴件數

一般人看指標的目的,跟高階主管的目的完全不一樣,所以如果要預先準備主管的問題,就必須在乎他看待這些指標的用意。如果你擁有這樣的提問能力,你看到別人想不到的問題,而且站在高階主管的角度來看待時,未來跟主管開會就不用害怕了,因為他問的所有問題,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這不是很開心嗎?


為了讓大家更熟練這樣的提問能力,我提供一個案例給大家練習看看(如圖二)。這是一家科技業的營運指標,從剛剛學到的技巧,你可不可以針對這些營運指標提問五個問題?

  1. 為什麼良率越來越低?
  2. 為什麼報廢數量越來越少?
  3. 為什麼完成品的庫存數量越來越多?
  4. Q3的報廢是19,為什麼良率比較低?
  5. 「完成品的庫存數量」這個指標的目的是什麼?跟前面兩個指標有關係嗎?

培養基層員工具備高階主管的思維,用更深、更廣的視野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員工會成為企業的關鍵人才,當基層員工進步,整個企業也會跟著進步。

高階主管常問的七個問題

前面的案例只有四個常見的營運指標,但我們知道實際上營運指標不可能只有四個,每家公司的產業特質不同,關注的指標也可能不一樣。不過無論如何,企業追求的不外乎是永續經營,為股東及投資人創造獲利。

我從事企業輔導多年,因此有很多機會參與不同產業的重要會議,和許多高階主管交流學習,更因此練就了精準的提問力。究竟高階主管是如何看待營運指標,或他們最在乎哪幾個面向,我歸納出以下七個問題:

  1. 如果你是我,會想看什麼營運指標?
  2. 如果你是我,從這些營運指標會問什麼問題?
  3. 說服我之前,你有先說服你自己嗎?
  4. 針對這些營運指標,你看得「深、廣、遠」嗎?
  5. 如果常常Review的指標打掉重來,新的指標會是什麼?
  6. 沒有問題的指標,真的沒有問題嗎?
  7. 可以從有問題的指標,找到機會點嗎?

如果是很少和高階主管開會,不需要那麼高深提問力的一般職場人士,也不用擔心,我再提供七個簡單的技巧,幫助你「提出好問題,得到好答案」。這七個簡單的技巧分別是:比較、5W2H、假如、可能、想像、除了、替代,只要融會貫通,隨時都能派上用,真的非常好用(如圖三)。


我舉一個例子說明,請實際用七個技巧操作看看:某項產品在最近三個月的營收狀況(如下圖),請大家根據這個營收狀況,利用剛剛學到的七大技巧試著提問(參考圖四練習看看)。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思維的良率:台積電教我的高效工作法,像經營者一樣思考、解題》,商業周刊出版

作者:彭建文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一本寫給職場人的解題書

前台積電營運效率主管彭建文,以標竿學習一流企業的功力
給你不斷革新的經營思維 ╳ 最有邏輯的解題能力
世界級的企業,是以如何了不起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法訓練人才?
為什麼我不是老闆也要懂經營思維?
為什麼升遷總輪不到我?我的工作能力還有哪裡需要加強?
為什麼同樣的問題反覆發生,不能徹底解決?

本書幫你

強化四種思考力,養成經營者般的商業思維,決策精準、果斷!

一、產品思維力:清楚了解自家產品在「市場的樣子」。懂得從產品端發想各種可能,思維就不會侷限在「我只是生產線上的工作者」。
二、市場思維力:產品最終目的是市場,除了產品面,也要思考市場面,了解市場趨勢變化。從市場端深入,審視這份工作的未來發展性。
三、財務思維力:不是每個人都得鑽研三大財務報表(損益平衡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但基本的「成本」和「營收」觀念絕不能沒有。
四、競爭者思維力:常聽主管問:我們在業界市占率多少?排名第幾大?對手市占率多少?怎麼超越對手?這些答案絕不是一個數字而已,思考更大的可能、檢討和創新、不斷進步,才是問題背後真正的意義。

練就高效、不敗的工作法,成為解題專家,職涯更上層樓!

一、「問題是什麼、怎麼解決?」最讓職場人困擾。本書帶你用8D法、 3X5 why、5W2H….等方法,以獨到的分析,拆解問題、聚焦核心,判斷解題的優先順序,同時改善工作流程、執行力加倍,讓你做事越來越有效率。

二、穩步晉升、自創身價:「同事都升遷了,你怎麼還在原地踏步?」不怕,本書帶你看世界級的企業如何養才,訓練提問力、秒答學,從而提升績效、業績滿分,成為老闆最看好的明日之星。

經營者的思考跨度、拆解難題的邏輯路徑、實踐精準執行力……
行走職場不可或缺的基本功、進階版,盡在不斷提升思維的良率!讓實力成為自己最好的靠山。

本書特色

  1. 借助成功經驗,有憑有據:集結作者工作經驗和企業輔導案例,透過鮮明的例證架構完整、堅實的方法論,內容立體、不流於空談。
  2. 方法論+實戰演練,清楚有條理:除講授方法論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之外,本書更有生活化的實戰演練題,讓讀者邊學邊做、實際演練,藉此累積自身實力。
  3. 幫助讀者重新審視現在的工作:職場上所有的路,其實都是不斷修正、再修正來的,只有進步才不會退步。理解本書、養成正向的工作態度,可以讓你隨持保持在最佳狀態。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