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當人聽到將來會有改變,第一件事情就會問:「這改變會影響我什麼?」何以如此呢?因為他們擔心必須要放棄些什麼。有時候問這個問題是有道理的,例如你有失業之虞,或有失去家庭的憂慮。但大多數時候,生命本就是一連串的交易。


文: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帶領人改變是困難的

只要你曾經帶領別人改變,就知道這是個挑戰。但我相信人不會天生抗拒改變,他們抗拒「被」改變。最近我看了一個兩格漫畫,第一格中的領袖說:「誰希望改變?」所有人都舉手。第二格,他再問:「誰想去變?」卻沒人舉手。這漫畫把人性的特徵說出來了。我們希望獲得正向改變的好處,卻不想要使自己改變的痛苦。為什麼呢?我想有幾個理由:

1. 做新事會讓人彆扭,且有自我意識

改變令人彆扭,問問你的手就知道。你不相信嗎?試著這麼做:手心對手心,手指頭交錯扣緊。你哪一手的拇指在上呢?每個人都有習慣放在上面的拇指,然後其他手指照順序交錯扣緊。你的左拇指在右拇指之上嗎?你的雙手會自然地緊扣,而每次都會很自然地同樣那樣做。

現在變換姿勢,手先鬆開,再次扣緊,但改由另一拇指在上。你感覺如何?我猜一定是彆扭的。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會很想改回本來的方式。

我打高爾夫球也有同樣的問題。高中畢業時,我得到的禮物有一組球桿。我很高興有機會嘗試新的運動,就開始打高爾夫球了,沒有接受任何的教練課程。我運動方面還算不錯,所以不上課也能打球。但我不論如何嘗試,總是無法進步。最後我終於去上了職業教練教的課程,他說我那自我訓練的握桿和揮球方式就是讓我無法進步的問題所在。他的解決之道就是要我改變每一件事。

哇,真彆扭呀。我知道我必須改變,但每一件事都讓我感覺不對勁。接下來幾個月,每次我感受想要揮出好成績的壓力,就發現自己又回到舊握法的安全地帶,因為這種舊方法才讓我感到舒服,就算新方法可以讓我有大進步的機會,我也不要。後來經過好一陣子,我才對改變感到安舒。

多數人對老的問題感到安舒,對新的解決之道感到不安舒,因為新代表未知。作家兼講員瑪琳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這樣形容:「我們對於改變其實沒那麼害怕,也不是這麼愛用舊方法,而是這兩者的中間讓我們害怕…像在高空鞦韆上盪來盪去,又好像史努比的好朋友萊納斯(Linus)的安全毯子在烘乾機裡還沒乾,以致沒東西可以抓住。」

2. 一開始人會聚焦在必須放棄什麼

當人聽到將來會有改變,第一件事情就會問:「這改變會影響我什麼?」何以如此呢?因為他們擔心必須要放棄些什麼。有時候問這個問題是有道理的,例如你有失業之虞,或有失去家庭的憂慮。但大多數時候,生命本就是一連串的交易。詩人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你得到的每一個東西都會讓你失去某些東西。」所以如果我們期待不必放棄任何東西,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然而許多人緊緊抓住自己擁有的而不願意得到其他——甚至是進步。身為領袖,我們需要幫助人克服這樣的心態。

我想每個人的個性與生活經驗會影響這方面的心態。舉例來說,有些人保留東西,有些人丟棄東西,我喜歡丟東西。一旦不需要什麼了,我就會丟進垃圾桶。我長大後,還沒有哪一天不必到垃圾桶去把一張紙挖出來,因為實際上我還需要它。丟棄東西帶給我很大的快樂,這只是我的一個怪癖。

多數人應該比較像我妻子瑪格麗特,她會保留東西。如果她覺得我們將來可能會用到某物,就會覺得何必現在要丟掉。但我必須說她不是囤積狂,她非常會理家,是井井有條的人,所以我們家不會塞滿東西。但如果我可以做主,我們家的座右銘就會是:「我們今天如果買了什麼新東西,就要把別的東西送掉。」

我們不只喜歡保留東西,也喜歡保留想法和做事的方法。作家艾瑞克哈維(Eric Harvey)和史蒂夫凡脫(Steve Ventura)描寫了這種人性傾向:

事實上,我們頭腦中都背負著某種適得其反的包袱,使我們喘不過氣…使我們無法進步。

我們的負重包括各種曾經行得通的信念與做法,以前這些都有用也可行,但已經過時了,以及錯誤的資訊與觀念,我們曾經接受(甚至抱緊不放),但我們不多假思索,也不去檢視。

為什麼要在乎「包袱」?因為它負面地影響我們、我們的同事、工作的環境、以及我們得到的結果。簡言之,我們接受與相信的,就決定了我們的行為…而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的成就(或沒有成就)。

他們有沒有解決之道?他們說:「我們的大腦像個衣櫥,時間久了會塞滿我們不再需要的東西—不合適的東西。每過一段時間,就該要清除一下。」

被稱為現代管理學創始者的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他相信企業每三年,就必須把每個產品和生產過程拿來試驗一下,否則,他相信競爭會把這企業比下去了。比爾蓋茲(Bill Gates)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知微軟製造的產品在三年內就會過時。蓋茲說:「唯一的問題是,由我們讓它過時被淘汰,還是由別人。」我必須說,他身為領袖,了解改變的代價,且願意付這個代價。

3. 怕被譏笑

與眾不同的人會有被譏弄取笑的風險,這可能是進行改變的一個大阻礙。作家摩康葛威(Malcolm Gladwell)對這主題做了播客節目,他針對列入籃球名人堂的威爾千柏籃(Wilt Chamberlain)做了「不會射籃的巨人」一集節目。

千柏籃從1959年到1973年打職籃,是為NBA(美國職籃)創下多次記錄的主要中心人物。但也以惡名昭彰的壞罰球者聞名。他的職籃生涯投中率只有百分之51。但在1961-62的球季,千柏籃試著在比賽中有所改變,使罰球有進步。他不用傳統的、幾乎所有籃球手用的高過頭頂射籃方式,他用了瑞克貝瑞(Rick Barry)的方式,貝瑞是當時最好的罰球手。千柏籃用了「老祖母射籃」法,把球放在兩腿中間,從下面往上射出去。

瑞克貝瑞職籃生涯的投籃投中率超過89%。在葛威的播客節目中,貝瑞解釋為什麼他決定整個職涯都要用這種手勢投籃:

從物理的角度來說,這是更好的方式,較少出錯,對於要一再重複、恰到好處的成功射籃,這樣擔憂較少。但另一方面……誰會這樣走路(把手舉高在前面)?這是不自然的姿勢。當我從下面出手罰球,我的手臂在什麼姿勢?就是手臂自然的姿勢,是向下的。所以我能完全放鬆,不需要擔心肌肉緊繃的問題。因此射籃就很柔軟。所以我有很多次就算有點偏,都射得很漂亮很柔軟,也仍然投進了。

千柏籃試驗了貝瑞從下射籃的罰球方式,1962年3月2日,他有了驚人之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NBA球賽中獨拿100分。那一晚,28分得自罰球。總共30分的罰球得分中,他拿了28分。

千柏籃雖然很成功,卻放棄了「老祖母射籃」法,回到他的老方法,也是失誤的老習慣。為什麼?因為他感到很丟臉。葛威引用千柏籃自傳中的話說:「我覺得自己很愚蠢,從下面射籃。我知道我以前的方法不對,我也知道最好的投籃手是這樣罰球的。即使現在,NBA最好的球員瑞克貝瑞還是從下面射籃的,但我就是無法這樣。」

有些人比別人更容易覺得尷尬丟臉。瑞克貝瑞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他用別人取笑的罰球方式投籃;而千柏籃則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想被人取笑。身為領袖,當你引進改變,必須把這類的恐懼估算進去,你必須認知每個人忍受被笑的程度都不同。

4. 大家會把改變看做自己的一部分,在過程中可能感覺孤單

通常,特別在企業或組織中的改變過程,大家不是孤單的,但確實會讓人有那種孤單感。這種情緒會淹沒他們,焦慮提升,動力就下降。身為領袖,我們可能變得不耐煩,希望員工掌握得住,並克服困境。其實,我們應該展現耐性,體會人性就是這樣,與他們共同努力。這不但能幫助員工度過改變期,也幫助我們更快影響他們,助他們繼續往前。

我承認我年紀輕輕做領袖時這點做得並不好。我會鼓勵人在改變期忽視情緒,我會告訴他們:「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大家一起共度,別擔心。」但這就好比牙醫說:「一點不痛。」你聽到他這麼說,你知道他說得對,一點不痛,全部痛得很!

我年輕時在領導上犯的錯誤還包括把改變看作事件而非過程。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明白,每個人是否預備好去改變,程度各有不同。你不能只公佈有一項改變,叫大家完成了就繼續往前。這樣只會引起反彈。你必須給人時間,允許人消化這項改變。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上車或跟得上」,只要你願意幫助大家,許多人會願意改變。切記:身為領袖,一切都是為了這些人。你能走多遠不是重點,而是你能帶領別人跟你走多遠。這是領導的目的。

帶領人走過改變,很像老笑話說的,到底要多少人才能換好燈泡。這是又幽默又具挑戰的任務,下面是我喜歡的相關笑話,最近看到的:

問:要多少演員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一個就好。演員不喜歡跟人分享聚光燈。

問:要多少學者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一個都不用,研究生就是用來作這個的。

問:要多少健美操教練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五個。四個要作完美的同步動作,一個站在旁邊說:「向左邊,向左邊,向左邊,向左邊;拿出來,放下來,拿起來,放進來;向右邊,向右邊,向右邊,向右邊,……」

問:要多少太空工程師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一個都不用,你知道的,這不需要懂高難度的火箭科學家。

問:美式足球隊要多少隊員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三個。一個換燈泡,兩個把整冰桶的冰倒在教練頭上恭喜他。

問:要多少美式足球隊員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兩個。一個把燈泡轉好,一個處理漏接的球。

問:要多少垂釣者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五個。你應該已經看到燈泡了,

問:要多少太空工程師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一個都不用,你知道的,這不需要懂高難度的火箭科學家。

問:美式足球隊要多少隊員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三個。一個換燈泡,兩個把整冰桶的冰倒在教練頭上恭喜他。

問:要多少美式足球隊員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兩個。一個把燈泡轉好,一個處理漏接的球。

問:要多少垂釣者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五個。你應該已經看到燈泡了,一定有這麼大!我們五個才勉強夠釣起來!

問:要多少考古學家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三個。一個把燈泡換好,兩個爭論這老東西到底有多古老。

問:要多少軍隊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至少五個。德軍開始;法國軍隊試了一下就放棄了;義大利軍隊也開始了,弄不出個名堂來,就從另一邊開始試;美軍出現得晚,完成了,還得到全部歸功;瑞士軍隊假裝什麼特別的事情也沒發生。

問:要多少汽車技工才能把燈泡換好?
答:六個。一個拿榔頭用力,五個出去買更多燈泡。

我想真正的問題在於,要多少人才能創造正向的改變?答案就是,一個真正願意帶領人參與改變、在過程中盡最大努力帶著所有人的人。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從內做起:頂尖領導大師淬鍊25年的10堂課》,天恩出版

作者: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譯者:天恩編譯小組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培養領導力的第一本書】

你對世界的影響力,不必等到有了適當的頭銜才開始

1993年,約翰・麥斯威爾的《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一書,改變了人們對於領導力的想法。他不僅主張「領導者並非天生,而是靠後天塑造」,也提出「培養自己成為領導者」的方法。那本書幫助了超過兩百萬以上的人。

二十五年後的2.0版——《從內做起》,將原書內容做了80%以上的修訂,涵蓋麥斯威爾四十多年來運用在領導力的基本法則,並增加了兩章全新的內容:僕人心志(領導者的心態)和自我成長(領導力的擴展)。每章皆附應用練習,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操練。

無論你是哪個領域的領導者:商業、非營利機構、教育、教會或家庭,書中所分享的法則,對你和你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將產生正面的影響。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