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WOL是從讓大家看到你的工作開始,從而幫助別人。你這樣做的時候——當你以更開放、更相連的方式工作時——就能建立一個更有效的人脈圈,讓你變得更有成效,接觸更多的機會。



文: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

【2-1 WOL工作法的演變】

所以,只是寫部落格嗎?

妻子最初聽我描述WOL後的反應

很多事情是你可以「明顯秀出來的」。生活、愛、笑、哭、跳舞、派對、閱讀、思考等等都可以明顯的秀出來,例子不勝枚舉。

我第一次看到Working Out Loud(直譯:秀出工作力,縮寫為WOL)這種說法,是在二○○六年葛林・穆迪(Glyn Moody)寫的短文中:〈秀出思考與工作力〉(Thinking and Working Out Loud)。他在文中描述他寫部落格的原因。「光是閱讀資訊是不夠的,我需要確定我消化、理解了那些資訊,並融會貫通,加以活用……寫部落格已經變成我的筆記,那是我彙整零碎數位訊息的資料庫。」

四年後,布萊斯・威廉斯(Bryce Williams)為「WOL」下了定義。他曾在一家大型製藥公司領導創新與協作,他以「WOL」來描述「運用社交協作工具的行為與重要結果」。他提出一個簡單的公式:


WOL = 可觀察的工作 + 敘述你的工作

威廉斯鼓勵大家使用社交工具分享工作,包括已經完成的工作(例如:簡報與文檔)以及正在進行的工作(例如:你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你的想法)。我第一次看到WOL這個詞時覺得,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工作,好處顯而易見。但我跟其他人提起這個概念時,他們的反應顯然好壞參半:

- 「誰在乎我做什麼?」
- 「我沒時間做那種事。」
- 「哦,我不喜歡自我吹噓。」
- 「為什麼要那樣做?」

連我太太也難以理解個中道理。我試著解釋,讓大家看到你的工作只是一種方法,不是目的。當然,直接把工作內容丟上網路或公司的內部網路,沒什麼效用。但認真地分享工作心得,可以幫助做類似事情的人。那樣做也可以幫你獲得意見回饋,進而改善工作、促成新點子、結識新朋友。

我在網路上分享工作幾個月後,某天清晨享用咖啡時,我再次自豪地向太太說明什麼是WOL。我講完後,氣氛尷尬地靜默片刻。接著,她說:「所以,只是寫部落格嗎?」

我不禁垂下肩膀,嘆了口氣,像一顆慢慢洩氣的氣球。「不是,」我說,「不只是寫部落格。」我繼續靜靜地啜飲咖啡。我知道我必須想一種更好的解說方式,以及大家都該那樣做的更好理由。

擴展WOL的意義

與太太討論後,我不斷地在各種情境中——在演講中、書面教材中、電梯對話中——修改「WOL」的定義。


WOL是以一種開放、大方、互連的方式工作,讓你建立有效的人脈圈,變得更有成效,接觸更多的機會。



WOL是從讓大家看到你的工作開始,從而幫助別人。你這樣做的時候——當你以更開放、更相連的方式工作時——就能建立一個更有效的人脈圈,讓你變得更有成效,接觸更多的機會。


這些定義看起來好一些,但是說WOL是「從讓大家看到你的工作開始」,感覺還是很狹隘。


不是大聲公

我與WOL圈的一位早期成員互通電郵時,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她寫信告訴我,她喜歡她的WOL圈,覺得很實用,但她不想曝光。我聽她這麼說,感到困惑不解。既然不想曝光,那她為什麼還要加入WOL圈呢?

是什麼讓我加入呢?我想與大家聯繫,但在情感上有點抽離工作。我的團隊很棒,我也很喜歡這裡,但工作本身相當枯燥,而且還挺煩的。所以,我想,我需要做一些調整,看我能不能對工作更投入一些(也對生活更投入,因為工作是生活的極大部分)。

我再多講一個原因,雖然我刻意讓目標與工作無關,(我努力工作三年,做到副總的職位,但覺得那實在太勞心費神了!)但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人與人脈以及各種機會,使我在工作上變得更開放,看待工作的方式也變得更開明。我認識更多有趣的人,不再覺得工作應該是生活的全部。我只要環顧四周,就可以輕易地回饋分享。

大家第一次聽到「WOL」時,常把焦點放在「秀出來」的部分。在談WOL的投影片與文章中,我們常看到大聲公的圖案,而且通常會強調社群媒體。但那只是「WOL」的一小部分。前面那段早期成員描述她想找的東西,以及她體驗到的效益——「想與大家聯繫」和「讓我變得更開放」——讓我明白了WOL不僅僅是工具與分享工作而已。就像她的經歷一樣,WOL會改變你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也會改變你對工作的看法。

WOL:一種方法與一種心態

當我試圖以WOL的定義來說服大家卻失敗後,我決定直接幫助他們,讓他們邊做邊學,自己體會WOL的效益。我在公司的內部網路上貼出一份公告,說我願意提供一對一的培訓。接著,幾位不同城市的志願者開始來報名。

我們安排每週的通話時間,我一開始先問他們想做什麼或想學什麼,或者他們想探討什麼議題。接著,我們開始列出與他們選擇議題有關的人物。我們通常本來就知道幾個可列入名單的人,接著又上公司的內部網路及外部網路搜尋更多的資訊。後續幾週,我們試著以法拉利教我的「大方」為基礎,跟名單上的幾個人培養關係。一週又一週,我們練習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各種貢獻。

結果真的奏效了。那幾位學員對於他們能夠在任何地方跟任何人建立關係,進而深化關係,都感到很訝異。他們很快就意識到,擴大的人脈圈讓他們更有自主感,也提高了實現目標的機率。而且,那跟過去的社交經驗不同,他們對於自己做的事情感覺良好,因為他們的付出是真誠的,他們把焦點放在貢獻一己之長上。

不久,我開始把我指導他們的步驟公布出來,讓大家可以自己練習WOL,那份指導內容後來變成WOL指南。經過幾年的發展,它變成一套方法,傳播到六十幾國。這份指南不只是一套技術,也是一種與他人、自己、工作交流互動的方法。WOL一開始只是指在協作平台上分享工作,如今演變成更豐富的東西:由五個要素組成的思維方式。

1. 有意義的探索
2. 關係
3. 大方
4. 工作能見度
5. 成長心態

至於WOL的定義,目前依然沒有最簡潔扼要的說法,因為我常以不同的方式描述WOL,視聽眾與情境而異。在最近一支名為〈WOL是什麼?〉的短片中,我這樣描述WOL:


WOL是一種培養關係的方法,可以幫你實現目標、發展技能、探索新議題,或展開職涯的下一步。


這是一種人脈經營,但多了人情味。

WOL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經營人脈,它是為了幫助跟你的目標有關的人。你的幫助可以包羅萬象,例如:關注與欣賞對方、分享可能對其他人有幫助的工作內容與經驗。

這不是虛假的,也不是在操弄對方。你不會斤斤計較,也不期待任何回報。但久而久之,你的付出會培養出信任,深化人際關係,那將會提高你與其中一些人資訊交流及合作的機會。

在第二部分的後續章節中,你將學到這五項要素的相關研究,以及如何實際運用。你會看到一些具體落實WOL的實例。在第三部分,你會自己練習一遍WOL的每個步驟。

本章重點

- WOL的定義最初僅限於在社交工具上展現你的工作,但如今演變成一套方法與思維方式。
- WOL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包含五個要素:有意義的探索、人脈關係、大方分享、工作能見度、成長心態。
- 這五種要素彼此相關,人們通常因態度與能力不同,而強調不同的要素。這些要素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開放、大方、相連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 WOL圈是一種夥伴互助方式,成員彼此幫忙落實五個要素以建立人脈圈,親身體驗效益。

練習
有人真的做過書上的練習嗎?我不習慣。但後來我讀了瑪莎・貝克(Martha Beck)的《星光掌舵》(Steering by Starlight),那本書裡的練習非常簡單,我幾乎都是直接在書中的空白處作答。在這本書中,我試著模仿那種簡單又實用的練習。

後面的章節都是以兩個練習作結:一分鐘習題與五分鐘習題。那些練習很簡單,你隨地隨地都可以完成,甚至在手機上也可以完成。以下是兩個例子:

一分鐘習題
第一部分提到,一項研究顯示,即使是職業相同的人,他們把職業視為一份工作、職涯、志業的人數差不多。你怎麼看待你的職業呢?為什麼?

五分鐘習題

你如何找到現在的工作?這個賴以謀生的工作是你有意義地探索多種選擇之後,仔細挑選的嗎?還是,你只是在玩職涯輪盤賭,聽天由命,希望能矇到一個好職位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WOL大聲工作法:最新透明工作術,開放個人經驗,創造共享連結的12週行動指南【隨書贈:WOL大聲工作法12週練習隨身本】》,漫遊者文化出版

- 作者: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
- 譯者:洪慧芳

TAAZE讀冊生活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唐鳳大聲推崇的工作法

知名企業博世(Bosch)、德鐵、西門子、BMW活化再造

21世紀最具影響力、最適合數位世代的新工作術

一種開放、透明、互連的工作方式,協助個人建立有效人脈、開拓新領域

面對職涯或人生,你是否有以下煩惱:

- 現在的工作不是自己的志業,提不起勁

- 想要發展新事業,不知從何開始

- 渴望培養第二專長,卻沒有時間

- 感覺自己的人生卡住了,但好像別無選擇

- 面對工作環境感到窒息,希望改變

-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是好

試試WOL大聲工作法!

將改變你對工作的看法,重新定義自己的職涯與人生

【什麼是WOL?】

Working Out Loud(WOL)工作法是由約翰・史德普提出,藉由主動公開自己的工作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建立人脈圈,並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將會累積信任、建立與他人的關連,可以幫你實現目標、發展技能、探索新議題、或展開職涯的下一步。如果WOL在組織內推行,也能達到文化變革等正面效益。

【WOL運動正在全世界發酵】

WOL已席捲超過數十個國家的企業,全球有成千上萬個團隊及個人採用這個方法(現已譯成十幾種語言),世界各地的WOL信徒更自動自發組成「同儕團體」(peer group),成立WOL圈,互助分享並發起WOL大會(WOLCONs)。知名企業如博世(Bosch)、德鐵、西門子、BMW皆引進WOL,在組織內推行。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更多次提及自己推崇WOL工作法。

【運用WOL能帶來什麼好處?】

更深入瞭解我關心的事情
探索新領域的可能性
認識志同道合的人
精進謀生方式
找到新的角色
在目前的工作中獲得更多的認可

【WOL的五大要素】

#有意義的探索

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人脈關係

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關係。

#大方分享
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工作能見度

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成長心態

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這些人因為WOL而改變……】

- 莎賓在德國西門子人力資源部工作二十幾年後,透過WOL展現自己的專長,向外建立新人脈,而成為歐洲最具影響力的人力資源專家之一。

- 二十多歲的安雅原本是小公司的秘書,順應公司的數位轉型,運用WOL讓老闆看見自己的能力,不僅被拔擢為社群經理,還主導跨公司的數位交流。

- 來自墨西哥、不諳英語且沒有大學學歷的霍迪,因為WOL分享自己的發明與創見,順利成為一家機器人公司的執行長。

- 布蘭登是一位失業的債券交易員,藉由WOL持續發展自己的攝影興趣,並回饋他人,三年後成為美國廣受喜愛的攝影師、作家、慈善家。

【12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主導權】

本書除了介紹WOL的緣起,也會分章詳細說明WOL的五大要素,並為讀者規劃十二週「WOL實踐計畫」,藉由三個關鍵問題,引領你跨出第一步:

1. 我想完成什麼?
2. 誰能幫我實現目標?
3. 我如何對他們貢獻一己之長,以加深我們的關係?

依循書中詳細的指引、故事和練習,一步步將WOL工作法引進生活,讓你克服不會成功、抗拒改變的想法。協助你完成WOL探索之旅,獲得更多的自主感、自信與共鳴,將會改變你做的事情,也會改變你對工作的感受,開創更好職涯與新機。


隨書附上【中文版獨家】《WOL大聲工作法12週練習隨身本》,馬上執行專屬於你的WOL工作法!

本書特色

- 豐富的練習題及思考指引,幫助你找到職涯定位及人生方向。
- 多元的案例故事,具體了解理論如何落實生活之中。
- 12週WOL訓練,step by step帶你重塑工作、改變習慣、開拓人脈。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