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你是一位對職場充滿企圖心,期待打造自己事業,建立專業品牌的工作者,個人的經驗告訴我,你該與這類辦公室小圈圈保持距離,因為它帶來的害處,要遠大於好處。

文:姚詩豪

學生時期,總會遇到幾位特別聊得來的同學。那時我們形影不離,總是攜手面對成長帶來的苦澀與歡笑。死黨也好、閨密也好,共築美好的回憶。以我自己來說,學生時代的好友,至今都為我的人生帶來豐富和啟發。

離開學校後,進入了挑戰更嚴峻,組成更複雜的職場,很自然地,我們也總會遇上幾位特別聊得來的同事。中午約吃飯、茶水間聊八卦,偶爾一起湊個團購、訂個雞排珍奶,甚至在工作之外也一起唱歌喝酒,一起旅遊......這種所謂「辦公室小圈圈」,無疑地為緊張的職場生活憑添一絲溫暖。

不過,如果你是一位對職場充滿企圖心,期待打造自己事業,建立專業品牌的工作者,個人的經驗告訴我,你該與這類辦公室小圈圈保持距離,因為它帶來的害處,要遠大於好處。

老實說,我20多歲初入職場時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但由於自己個性與目標的關係,我剛好「不屬於」任何一個辦公室小圈圈。由於我換過的工作不少,顧問工作也讓我時常深入不同企業內部,我親眼看到了許多辦公室小圈圈衍生出的問題,也慶幸自己一直於同事保持君子之交。

剛說到個性,其實我算是外向喜歡交朋友的雙子B型,並非孤僻才不加入小圈圈,正好是因為我總想在每段職涯中盡可能認識更多不一樣的人,才沒把時間集中在固定同事的交流。其實我大學時期也一樣,我不會只跟同班同學在一起,也同時跟大兩三屆學長姊都熟,包括他們的同學,社團的夥伴,還有當時念醫學院女友的同學,甚至維護實驗室的廠商,都成為好友。那時候沒有臉書,可是我從宿舍走到校園這段路,常常忙著跟許多人打招呼。在這樣的狀況下,我根本沒有「固定班底」這回事:因為認識太多人,反倒不屬於任何小圈圈。

我承認,沒有小圈圈確實會遇到一些「問題」。午餐時間小圈圈一起吃飯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沒人約我,我就會一個人吃飯(很多人不能接受?)。有次開完會,順道跟某群同事一起走進餐廳坐在一桌,吃到一半有人問我:「Bryan,今天怎麼這麼難得,你會跟『我們』一起吃飯?」我才赫然發現他們原來是一個固定小圈圈,我成了「不速之客」。

吃飯之外的另一種狀況,就是分組。學校的實驗課要分組,公司的員工活動也要分組,老師/主管一聲令下,小圈圈自然超快就形成一組,像我們這種人際獨立的,速度就會慢一點。有時候某組缺人會拉我們進去,要不就是跟零散的人(其他單位、新人、被排擠者、老闆心腹、外籍員工,或獨行俠)大家湊成一組。

講到這裡,如果你對以上兩種狀況感到非常痛苦,異常尷尬,很怕自己空虛寂寞覺得冷......好吧!你真的是很需要小圈圈的依戀型人格,這篇文章你可以跳過。但對我自己來說,上面兩種情境都不是問題:一個人吃飯我可以自由地選擇想嘗試的餐廳,用自己慣常的速度品味,也可以思考事情或是邊吃邊滑手機,讓午休成為真正的放鬆。至於分組就更沒問題了,透過分組我可以認識更多不一樣的人,幫我擴大在公司裡的人際網路,這正是我想要的。

辦公室小圈圈在我看來,除了吃飯有人陪,分組好揪人之外,就職涯長遠發展來看,都是負面影響。不信我條列出來給你看看,哪裡說的不對,歡迎大家補充反駁。

1. 排擠效應:與圈外同事交流機會降低

每個人在辦公室的時間有限,扣除掉獨自工作的時間,其實沒什麼時間跟其他人交流。把極其珍貴的自由時間,全部奉獻給辦公室小圈圈,等於主動放棄了拓展人際網路的好機會。

我看過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待了好幾年,跟小圈圈形影不離。等換到新公司新產業時才驚覺,遇到問題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當年的小圈圈都是同溫層,他們知道的事情你也都知道,沒啥用處。想要找以前公司同事幫忙,又因為不熟所以難以啟齒,陷入兩難的困境。書到用時方恨少,人際網路也是。
2. 屏蔽效應:特定資訊可能直接跳過你

很多人以為加入小圈圈就可以聽到許多小道消息。我也認同在職場耳聽八方對局勢判斷很重要。但只跟特定小圈圈交流,反倒會限制你的訊息來源。就像每天只看特定電台其他管道一概不接觸的人,絕對會喪失客觀。尤其是當這條小道消息,剛好跟該圈子有密切關係的時候(例如CEO對某個團隊的價值存疑考慮改組),就會發生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剛好只有這個親密小圈圈不知道,敏感訊息會自動跳過這群當事人,產生屏蔽效應。

我在職場裡跟多數人都不錯,人際網路開枝散葉,沒有小圈圈,反倒很多人會主動跟我分享職場消息,我甚至還因此聽了不少小圈圈內部的矛盾鬥爭(同圈圈的A講B如何如何),讓我對局勢判斷更加精準。

3. 同儕效應: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職場裡獨立判斷很重要。但跟小圈圈過度親密,判斷力一定降低,而且可怕的是,這過程是不自覺的。例如公司裡來了一位新主管,和善又有能力,你原本對他印象不錯,願意配合他。但你的小圈圈夥伴針對他講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流言與負評,你雖然心裡懷疑,但也不可能逐一查證,不消幾天你一定對這新主管充滿疑慮(你應該聽過「曾參殺人」的故事)。

有天當你跟這位主管產生了工作摩擦,原本只是合作常見的磨合,這時你可能就會判定:「果然,這傢伙不是什麼好東西!」然後,這段原本不錯的合作關係就沒有然後了。

4. 網路效應:個人私事容易被傳播

一件事情想要保密,最好的辦法就是永遠不要告訴任何人。但有些人就是偏偏藏不住秘密,而且迫切地想跟小圈圈傾訴。當我們天真的以為小圈圈會為我們保守秘密,多數時候它反而是個高效能的擴音器。

我在國外曾遇過一個案例:客戶有個管理職位的空缺,高層打算從基層拔擢。有A與B兩位員工都非常優秀並積極爭取,所以高層一直猶豫不決,甚至還問我們顧問的建議。我們提了一些客觀評估,這兩人還是難分軒輊。但有天突然看到人令,A雀屏中選,B落寞沉寂。

因為我跟高層很熟,私下就問了他的決定。原來高層聽到B員工日前做完體檢,跟小圈圈提到自己的健康疑慮,小圈圈出於關愛,到處詢問保健與治療方法,最終傳到了高層,高層基於健康考量只好拍板定案。

落選的B員工到今天可能都還搞不清楚是什麼讓他輸了這局。更冤枉的是,B後來也很健康,而從頭到尾根本沒人知道A的健康狀況。這就是個人隱私透過小圈圈散佈後,造成的傷害。

5. 背叛效應:若你變成主管將難以帶領

小圈圈之所以團結凝聚,很多時候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老闆主管)與共同的處境(績效壓力)。當這個局勢產生變動時,群體的凝聚力也跟著蛻變。

想像一下,你在辦公室有個親密小圈圈,你們常常一起罵老闆,批判公司的政策。有天你升官了,老闆要你帶領這個部門,要你負責整個部門的績效,就算這個部門不是你的小圈圈都很困難了,更何況它剛好是你平常「同仇敵愾」的戰友?你現在正好扮演了你過去塑造的敵人,這團隊要怎麼帶?你該如何180度轉換?一想到這個胃都疼了。

換個位子原本就該換個腦袋。若你平常保持「專業的合作關係」,雖然當上主管,還是可以重新調整新的合作方式,大家一起滿足高層的期待。但若你以往是以「小圈圈的情感支持」做為基礎,這時候突然要用績效來要求員工,多半會造成下面人的不悅,還有你自己的為難。我常看到的狀況是:新主管一方面很難帶好員工,而且還失去的原本的友誼,兩頭不著。

結語

其實小圈圈的危害不僅止上述五項,我曾在課堂跟學員分享過更慘烈的故事。但受限篇幅,我想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就好了。

不加入小圈圈,不代表你要當個獨來獨往的人,正好相反,你可以有更多彈性去職場廣結善緣。

你可以嘗試給自己一個人際目標,例如:如果是一間200人以下的小公司,設定在半年內,跟每位同事至少講過5分鐘的話。如果是在上千人的大公司,我會設定在一年內全公司所有部門至少認識男女各一人。當你設定了這樣的目標,自然會多利用休息、會議、跨部門合作的機會去「廣結善緣」。

如果有小圈圈想拉攏你怎麼辦?其實也很好,例如有某圈子找你午餐,你可以欣然接受,但若同個圈子連續找你,你可以想個理由婉拒,甚至去參加別的小圈圈的聚會,做為平衡。讓大家知道跟每個人每個群體都友好,但不隸屬於任何一個圈子,維持一種「友善而獨立,親切卻神秘」的職場形象,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會對我們長遠的職涯發展帶來極大的助益。

本文經大人學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