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KY(數年前離開了香港及女性工作領域後,現在是一名SEO從業者,與coding為伴。/email: email2iky@gmail.com

上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新加坡博覽中心開講。在演說期間,他指出如果每個國家都是由女性統治,生活水平和(整體)成果將得到全面改善。

If women ran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re would be a general improvement in living standards and outcomes.——Barak Obama

如此一句有力的說話對未來的影響仍是不得而知,但這卻啟發我探討現在香港女性在不同行業中的職場待遇,尤其是傳統上以男性為主導的行業。

「消失」的女性

在探討每個行業前,以下是一些令人關注的數據。根據近年香港人口普查數據,年輕女性就讀專上教育較男性多,但一進入職場後,只有22%的女性擔任中高層職位。要解釋這群「消失」的女性,原因有:一)不論是男或女,大家心理上都認為領導人應該由男性擔任。二)女性在職場上遇上不同程度的社會排斥。三)女性生育後不容易重返職場。

在薪酬待遇方面,有關數據更令人震驚。每月就業收入高於20,000港元的男性比女性人數高達60%,此數字維持了3年(2016-2018)。在以下女性的職場故事中,我們會體驗到她們在薪酬外的各種職場待遇。



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2019年調查結果中,女性中高層比例甚低。

舞台幕後工作

當眾人被鎂光燈下的表演吸引時,往往忘記了一班「幕後功臣」。後台工作的體力需求十分大,所以一直都被視為男性的領域,工作上的設備和安全裝備也理所當然是為他們而設。對於一群對舞台製作大感興趣而入行的女性來說,缺乏應有裝備使她們往往比下去,甚至容易出現意外!據後台裝備供應商MTN SHOP數據,約70%後台女性工作者因為得不到合適尺碼的安全裝備而令她們在工作上感到憂心和不舒適,以至不能集中於耗費精力的舞台製作上。有剛入行的女性更因職場提供的安全手套太大,捉不緊手上的大熱燈,而差點滑倒弄傷自己。

女性後台工作者希望在工作上有為她們而設的安全設施及裝備。

建造業

建造業在香港的前景不錯,不斷吸引畢業生進身此行業,女生亦不例外。雖然越來越多女畢業生加入建造業,她們的薪金卻不及男生,差距更越趨擴大。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婉嫻亦於本年4月確認男女工的薪酬的確有明顯差距,非技術性工種的薪酬差距較燒焊和紮鐵等技術性工種的薪酬差距更嚴重。



根據《香港01》訪問,何小姐是紮鐵工人,她表示雖然現時不少工地已設有男女獨立更衣室,但仍不妥善,部分女更衣室位置偏遠,不方便女性工人。對於與一眾男性相處方面,她坦言第一天在地盤工作即引來不少男工竊竊私語,大致是不滿有女工來跟他們爭工作,她被標籖「欺騙人工」。但她認為,女性是很適合這份工作,因為除體力外,它亦需要心思細密和有耐性。

「我認同男女力氣有點差距,但手腳較慢這一點我絕不認同。」

漸漸地,她改變了一些固有文化。部分工友於她在場時,少說了髒話,亦主動提供協助。

機器裝配、維修

另一在本地需求龐大的行業——機器裝配維修——亦使不少女生部署入行。但同樣地,男女薪酬待遇卻很不一樣。於2018年更有高達33%的相距。


根據《晴報》訪問,Joanna負責船上機器和電器的維修保養,她坦言,這行業頗抗拒女生,有些老船員仍不願讓女生上船,覺得她們會帶來不幸,也有些人覺得她碰過的機器都會壞。聽到男船員的批評,Joanna有時也忍不住躲起來哭。「很多人覺得你阻手阻腳,有甚麼事做不好,都賴你是女生。」

《眾新聞》訪問中,有90後的一對姊妹在2008年從職訓局畢業後加入飛機維修行列,成為罕有的女維修員。她們亦同意開始時老一輩師傅不確定女生可以勝任,但他們逐漸認同女生的細心和能力。

資訊及科技行業

除了25%的薪金相距,女性在此行業亦遭受到性別歧視。近年,有調查指近半數(42%)科技業的女性覺得工作環境中的性別歧視比她們預期中更嚴重,48%認為女性就算在非技術職位也得不到與男性相同程度的尊重。而職級愈高,問題也愈見嚴重—52% 高級管理階層女性與57% 董事會女性表示曾在職場中遭到性別歧視。



在美國,外界眼中的夢幻公司Google早就因性別問題成為眾矢之的。2017年,女性員工控告Google將女性分配到薪資較低而且對晉升較不利的職位。美國勞工部也在2017年作證,表示在Google發現女性受到系統性補償不平等的待遇,但Google否認這些指控。今年初,Google再傳出職場性別霸凌事件,一名女性員工因懷孕而在工作上受到上司各種不平等待遇。

女士們,先不要過分灰心!首先,必要在職場上做好自己,為自己爭取晉升機會。專家亦提出女性必須克服外界及內心的聲音,勇敢地、自信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和講出想要的待遇。於工作上建立盟友關係亦可達到互相鼓勵的效果。當遇到不平等的待遇時,要向人事部或平等機會委員會求助。

資料來源: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Kayu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