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皓宜、周思齊

嘗試錯誤:轉個角度,看見可以發揮的地方

愈是安靜的時刻,愈有機會嘗試錯誤

棒球比賽最精采的地方之一,在於打擊者和投手之間的對決:投手要想辦法投出打擊者打不到的「好球」,而打擊者則要設法撈到投手投出「好球」的機會,將它打成一支漂亮的安打。

你有聽過棒球選手努力要將壞球打成安打嗎?幾乎沒有。因為把握「好球」,一直都是大家最直接的思考方向。

然而,日本有一位鼎鼎大名,還曾被球迷稱為「變態Batting」的棒球選手鈴木一朗,將近二十七年的職棒生涯中,他在日職、美職總共打了四千三百六十七支安打,是全世界至今難以超越的打擊紀錄。這麼會打安打的鈴木一朗,偏偏有個讓人十分驚奇的特質:擅長將「壞球」打成安打。這完全與「打好球、閃壞球」的棒球一般相反,莫非鈴木一朗真的異於常人,擁有什麼球都能打的怪奇能力呀?

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鈴木一朗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是怎麼談論自己這種「能力」的。

鈴木一朗坦承,從一九九四年起,連續好幾年時間,他也曾陷入低潮,不但看不清楚球的軌跡,也對揮棒失去信心。這種心情一直持續到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一日,鈴木一朗在和日本西武棒球隊對戰的比賽中,突然頓悟自己該要有的打擊姿勢與節奏。詭異的是,雖說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八年之間是鈴木一朗的低潮期,但他的打擊紀錄卻仍年年拿下太平洋聯盟的打擊王。

這是怎麼一回事啊?一個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打者,卻還能保持打擊王的紀錄,莫非老天爺真的給予「天才」如此極端的待遇?鈴木一朗後來自己解了這個謎團,他說:面對低潮,其實是一連串「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的過程,不怕做錯地不斷嘗試,直到你心理上覺得自己重新站起來為止。

換句話說,鈴木一朗也許天生實力優於一般棒球選手,但如果只有實力,並不能幫他打造出四千三百六十七支安打的超級成績。鈴木一朗之所以異於常人,是他懂得在生命陷落時,也就是被一般人視為「低潮」、「困境」的時刻,安靜地透過「嘗試錯誤」的練習,從一連串錯誤中獲取新的經驗,並將這些失敗經驗反覆思考,用來建構出下一次的成功。

因為「嘗試錯誤」的信念,讓鈴木一朗反其道而行,不只是打「好球」,更保持著對於「壞球」的侵略性。你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操作方法下,他可嘗試的練習次數會比一般選手多出多少?難怪他的內在雖然不安,打擊率卻還是比別人高。或許,正是帶著「不管別人怎麼看,只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篤定,去面對無法預期、無可控制的未來,才讓鈴木一朗成為日本職棒圈中最偉大的運動員。

走過低潮後,鈴木一朗面對媒體訪問時,是這麼說的:「過去,我雖然不放棄每一次攻擊,努力嘗試錯誤的感覺,卻好像還是若有似無,難以掌握;但現在,球場上的一切,就像數學公式一樣清楚。那一刻開始,我有自信永遠不會再輸給投手,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緊張惶恐了。」

你說,嘗試錯誤有什麼不好?勇於失敗又有什麼不行?依照鈴木一朗的經驗來看,掌握所有失敗的可能,人生反而沒什麼好害怕的了。

「太過渴望」與「太過害怕」的阻礙

如何「轉個角度」來發現自己可以發揮價值的所在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又要回到意義治療法大師弗蘭克身上,來談談他首創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矛盾意象法。

「矛盾意象法」的概念很有意思,整體來說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你想要什麼,就反過來做。比方說,想要治療失眠(渴望晚上好好睡覺),那麼上床之後,反而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可以睡著。奇怪,當你反過來做以後,常常就覺得突然好想睡覺了。

弗蘭克說,這是因為我們對於某些事物「太過渴望」了,或者「太過害怕」無法獲得這些事物,無形中為自己樹立了許多心理障礙,結果愈渴望的事物愈無法成真,而愈害怕的事物卻噩夢成真。

如果再將這個現象說得更科學一點,這是因為我們心中存在一種「固著的邏輯」,比如對於「失眠」這件事,我們的邏輯可能是這樣的:如果失眠沒睡好,明天就會沒有精神,事情就會做不好。當我們一直卡在這樣的思考路徑中,心智便會失去彈性而看不見其他可能,事實上,如果晚上睡不著乾脆起來好好工作,搞不好一個之前延遲已久的問題就這樣解開了,而忙完後心無罣礙,便使人睡得更香更甜。

所以弗蘭克才會說:當你想要什麼,而始終辦不到,那不如就反過來做。

這種「矛盾意象」的思維,同時也與鈴木一朗使用的方法不謀而合:如果連「好球」都打不好,那不如也好好掌握「壞球」吧!當然,也可以呼應棒球「犧牲打」的精神:如果打擊無法帶來貢獻,那麼即便是「犧牲」,也要讓自己對團隊有所價值。

一直往前衝刺,不見得是達成目標的唯一方式,適度學會轉彎、後退,甚至另尋出口,才能創造更多抵達終點的可能。不管是球場上或人生旅途上,都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看不見隧道盡頭的光時,就是你打開出口的機會,位置由你決定。」

你的人生不一定要和一般人一樣,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思考路徑中發光發亮。當你感覺自己難以在「正常」的道路上發揮,這可能也正是你用獨特方式來自我證明的時刻。鈴木一朗如此,十六號選手和心理學家也曾經如此。

但願有朝一日,你會發現自己亦是如此。

本文摘錄自《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作者:許皓宜、周思齊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