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細谷功(Hosoya Isao)

從「存量」到「流量」

首先闡述第一點「存量」與「流量」的差異。

《伊索寓言》裡「螞蟻和蟋蟀」的故事,描寫了在夏天辛勤儲存糧食以備冬用的螞蟻,以及在夏天有什麼就用什麼,結果到了冬天沒有任何積累的蟋蟀。也就是說,螞蟻重視「存量」,蟋蟀重視「流量」。

當螞蟻的美德瓦解時

在這則寓言裡,「螞蟻是好,蟋蟀是不好」的這個層面,暗喻得非常明顯。然而在當代環境中,這個關係有時會發生逆轉。例如,為了產生能夠擺脫因循守舊狀態的「破壞性創新」,需要將以往的積累歸零,在「零基礎」上思考。要想實現「在白紙狀態下思考」,關鍵剛好就在於能否將以前作為存量所累積的資產全部拋棄。

而且這裡所說的存量,一般是指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即人力資產、物質資產和金融資產在內的品牌、技術訣竅等。

在解決問題的階段,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問題的解決方案確定之後,要想落實到執行並取得成果,「人力、物力、財力」自然不可缺少,而且通常是「愈多愈好」。

所以,螞蟻才會有在平時把能累積的東西儲存起來的想法。

再加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存在本質上的結構差異,使得商業中智慧資產的知識定位,也正從「重視存量」轉變為「重視流量」。

環境變化對此影響很大。首先能夠舉出的一大原因,是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發展。

由於網際網路和雲端儲存技術的突飛猛進,能夠在網路上隨時搜尋知識和資訊這些共同財產的趨勢,變得愈來愈明顯。這是因為,「作為存量的知識」不再由企業個體和個人把持,而是由共同倉庫的雲端和網際網路來儲存。也就是說,對於企業個體和個人而言,知識和資訊從「儲存」變成了「使用」。

SNS(社群網路服務)的普及,也使得交流中的資訊從存量變成流量。社群軟體的「時間軸(timline)」是把資訊當成流量,「在過去的存檔中尋找曾經問過的問題答案,」是存量型的思維,而「再問一遍能更快得到答案」則是屬於流量型的時間軸的思維。此外,當代商業環境的變化顯著加快,也加速了「知識的流量化」。在變化極少的環境裡,以「因循守舊」的方式思考,大多能得到好的結果,所以存量型的思維是有利的。而在變化激烈的世界裡,「過去知識」的價值會相對降低,如此一來,需要在各方面把知識和資訊當作流量的場合就會增多(「新鮮蔬菜」不可能儲存到整個冬天的量)。

當然也有人認為,透過網路得到的知識沒有什麼大不了。這種意見自然不無道理,但尤其是關係到「事實」或「可重現」的知識,這些知識在網路上肯定會非常快速地增加,所以,確實存在著往這種方向發展的趨勢。

「有產者」與「無產者」的區別

存量思維與流量思維的不同,會呈現出以下的差異,不管在哪方面,一方是從「現有東西」來思考,另一方則是從「現在沒有的東西」來思考。

重視存量的思維,就是所謂「有產者」的思維。不管是知識或物品,總之螞蟻已經累積了一分財產,所以會思考「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運用現有的東西」。這自然就成了「重視守護」的思維。以知識的世界來說,這樣的思維很難朝向顛覆既有定論的方向發展,因為一旦那樣做,自身地位這個存量就會受到威脅。

在商業世界中,最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活用既有的顧客、技術、工廠設備等「現有的東西」,所以很難產生引入全新結構的想法。由於重視「現有的知識和經驗」,無時無刻都會意識到「去年的成績」和「競爭對手的例子」,將一切事物的「積累」都視為美德,所以總是因循守舊地思考問題。

目前已在業界內建立起一定地位的企業,自然是「螞蟻型思維」,即使在同一家企業內部,比起弱小的事業部,擁有強大產品的事業部,也會有更明顯的螞蟻型思維。品牌也一樣。已經擁有「口碑和名聲」的組織或個人,會想方設法地守護這些東西。因此,「無法從過去的成功經驗跳脫出來」也是螞蟻型思維的弊端之一。

螞蟻始終認為,自己現在所屬的組織或業界,其規則、常識、社會規範都是「理所當然」。對於螞蟻而言,它們就是思維的「牢籠」。

相反的,流量型的蟋蟀是「無產者」的思維,他們的意識都是從「現在沒有的東西」出發,指向未知的事物。蟋蟀對「囤積」毫無興趣,總是覺得「使用才有意義」。對於蟋蟀而言,儲存在網際網路上的存量資訊大概是絕佳的「食物」吧。

此外正如前文所述,兩者的結構未必一定會簡單地分成「螞蟻型思維的人(或組織)」和「蟋蟀型思維的人(或組織)」。例如,光以個人來說,即使他(姑且不論好壞)在自己的「外行」領域裡能夠進行蟋蟀型的思考,一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有東西要守護」的領域中,往往就會不可避免地變成「螞蟻型思維」。

因此,並不是說「創業家」就能一直秉持蟋蟀型思維。一旦事業步入正軌,業績和組織規模擴大,自然就會變成「有產者的思維」,然後在不知不覺間徹底變成螞蟻的守護型思維,或是由於無法適應或不想適應而變成「連續創業家」,離開自己創建的這家公司,重新回到能夠活用蟋蟀型思維的創業階段。

也可以將兩者的區別解釋為,一種是喜歡定居的農耕型思維;另一種是不喜歡定居,喜歡不斷搜尋新獵物的狩獵型思維。

從「未知」=「不知道」開始思考的蟋蟀

在安定的時代中,螞蟻的存量型思維是有利的,但是缺乏變化。一旦到了變化劇烈的時代,就像好不容易累積的金融資產瞬間化為烏有一樣,知識資產也有可能一下子變得毫無用處。

在環境變化迅速的世界裡,無法避免知識資產陷入過時退化的狀態。

對於某個時代或領域的專家而言有用的知識資產,到了下個時代反而會變成「負擔」。正如「行李多的人」搬家很麻煩,這與「動作遲鈍」的結構是一樣的。

像螞蟻這樣對變化表示抗拒,原因正在於「存量型思維」所導致的巨大「慣性力」。在這一點上,流量型的蟋蟀更加靈活,能發揮「無產者的優勢」,靈活地因應變化。螞蟻的思維是「守」,蟋蟀的思維是「攻」。會有這樣的差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螞蟻有「要守護的東西」,而蟋蟀「沒什麼要守護的東西」。

螞蟻會從「知道自己能做到的事」開始確實執行,但對於蟋蟀而言,「已經知道自己能做到的事」便不再是感興趣的對象。蟋蟀之所以在旁人看來「缺乏毅力」,原因便在於此。

可以說,從「知道的事」開始思考的是螞蟻,從「不知道的事」開始思考的是蟋蟀。蟋蟀的好奇心總是朝向「新的未知事物」,即便在運用知識的時候,他的目標也非常明確,追根究底就是「為了創造出未知事物」。因此我們可以清楚知道,蟋蟀的思維更合適「在白紙上定義框架」,也就是更適合在發現問題的階段中進行零基礎思考。

對「現有事物」強烈執著的螞蟻態度,在解決問題時很有用,但在發現新問題的時候,反而會產生負面作用。

累積「已知」=「知(識)」的螞蟻

對螞蟻而言,了解「現有巢穴的複雜結構」是他的最大優勢,而且巢穴的結構愈複雜,就愈能跟其他螞蟻拉開差距。如果將此類應用推到業界知識上,也可以說,洞悉受管制產業中的規則,是在那個領域生存下去的最佳方法。對於螞蟻而言,洞悉現狀的複雜結構就是生存技能。

組織中的規則、人脈、權力鬥爭愈複雜,熟悉「業界情形」「公司內幕」的人就愈強大,愈有機會晉升,這樣的封閉性組織,也非常吻合上述的類推概念。

對螞蟻而言,「存錢」很重要,除了以備將來之用,也能用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相對而言,蟋蟀則認為「使用才有意義」,會把現有的東西統統用光。這就是兩者在思路上的根本差異。

累積經濟物質的螞蟻與蟋蟀的性格差異,同樣適用於「累積智慧」,也就是累積知識。從螞蟻的思維來看,辛勤地不斷學習知識並累積起來,是對下個時代的最大儲備。也就是說,重視累積「知(識)」的螞蟻,看著過去的成功法則和經驗的「存摺餘額」時會暗自竊喜。

然而,認為「使用才有意義」的蟋蟀可不會這樣想。換個季節就會歸零的蟋蟀,可以說「連隔夜的知識也沒有」。

對螞蟻而言,「過去的來龍去脈」很重要。過去的事永遠不會忘記,因為現在就存在於過去的累積之上。相反的,蟋蟀不會留戀過去,他只會考慮「當前」的事,決斷總是不厭其煩地「變來變去」,做出符合當時最好的選擇。這裡也明確地呈現出「存量思維」與「流量思維」的區別。

本文摘錄自《發現問題思考法:突破已知框架,打開未知領域,升級你的思考維度

作者:細谷功(Hosoya Isao)
譯者:程亮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