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瑞蒙德・馬利克(Fredmund Malik)

管理謬誤(節錄)

除了上述兩點基本謬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管理的謬誤。由於太過普遍,我希望在本書一開始就能予以釐清並消滅。這些謬誤不僅阻礙管理理論的進步,也妨礙管理實務有效進行。

謬誤 1:只有高層主管才是經理人

這類管理謬誤,將人們的視野縮小到聚焦在最高層的管理人員身上。儘管媒體仍使用這種觀點,但這對管理現實毫無幫助。現代組織需要許多管理者。每一位擔任管理職務者都是經理人,都是管理的一部分。

謬誤 2:有部屬的人才是經理人

這個觀點錯誤地將「管理」和「人的管理」畫上等號,忽略了組織運作的其他要素。這種錯誤觀念排除了那些為數不斷增加的專業人員,他們幾乎全都是知識工作者,通常沒有任何屬下。他們的重要性來自於個人專長及所擁有的專業背景,跟有沒有部屬無關。銀行裡的首席外匯經紀人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他的屬下人數眾多,而是取決於他的專業貢獻。重要的是他的自我管理。在大多數的組織中,若沒有這些專家,組織將無法運作。愈來愈多組織的成功仰賴這些人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謬誤 3:只有部屬需要被管理

管理工作包含部屬的管理,但這已不是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了。此一錯誤觀念多年前便已形成,即使世界在管理這方面近年來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觀念依舊存在。因此,舊模式依舊當道的情形(幾乎沒有例外)不免令人感到詫異。

今日,向上「管理」或「管理」同事似乎更為重要。原因顯而易見,也因此更讓人訝異為何管理文獻和訓練課程如此漠視現實。一整套精細複雜的管理工具,例如溝通、合作、說服力、魄力等原本應用於員工的管理上,最後真正需要這些工具的反而是其他領域,例如經理人所屬的組織網絡管理、組織中的橫向關係(同儕關係、跨部門關係等),以及向上關係(上司)的管理。

謬誤 4:管理是商業議題

管理並不是商業領域專有的東西,也非起源於商業。早在公司組織問世之前,其他更古老的組織就已經使用管理了。比方說,古埃及及古代中國的官僚組織便已運作得非常成功;各種宗教下的寺廟、修道院等的「管理」也取得相當成效。不過,能夠有系統地應用管理且有顯著成效者,確實非商業領域莫屬;換言之,在商業領域最能明顯看出管理的功效。這也正是管理對於其他組織如醫院、行政組織和研究機構來說更加重要,有時也更為困難的原因。

與公司企業不同的是,這些組織通常沒有清楚的損益表底線。

謬誤 5:管理是心理學的東西

此一謬誤由於存在許多不同表現形式,需要更多討論。我從中挑出四個特別討論。

心理學在管理領域中的重要性,普遍皆知,無需強調。然而,若因此把管理「心理學化」(psychologizing),就是有害的錯誤。第一個害處是把管理簡化為直接的人際關係,亦即把管理侷限於人事管理。如前所述,管理包含諸多層面,人員的管理只是其一,例如一個機構整體的架構、發展和控管,若抽離整體背景,將無法掌握全貌。

第二個害處是,每當有困難、問題或衝突,就認為是心理方面的問題,或只從心理角度來解釋。事實上,衝突之所以發生,更可能的原因是溝通不良,這是缺乏專業管理所致。在此情況下,就算適當地應用心理學,也幫不上忙。

第三個害處是,那些被推薦應用於管理實務的心理學理論和工具中,大部分來自心理治療領域,心理學專家對於這些東西仍有相當大的爭議與質疑。心理治療法大約有六百多種,其中多數的理論品質和效能被認為有問題。

然而,對管理來說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為組織帶來了心理學病態案例的主導地位。精神治療醫師最感興趣的不是普遍的案例,而是特殊案例;他們關心的不是健康者,而是病人。從醫學的立場而言,這是完全合理的,但從管理的立場來看,卻沒什麼益處。

大多數受僱員工都是非常正常、理智的人。把困難、問題、衝突、關係與溝通的種種不和諧歸因於心理層面的問題(管理訓練課程中經常見到),將導致人們對真正重要的心理議題反應遲鈍。如果真有必要的話,我們需要做的是對健康者做心理管理,而不是針對有病的人。

第四種情形特別糟糕:原本應該嚴肅看待的心理管理,卻被心理分析、外行人難解的理論、新時代的玄學與占星學等奇怪組合取代,而且經常再加上意識型態受染的社會生態學,以及1968 年左傾運動遺留下來的奇怪思想。這類思維泥沼及其獨特的非理性吸引很多的人,無法抗拒並臣服於這種思維的符咒,這正是導致矇混騙術和各種禍害觀念充斥的主因之一。不僅大量見諸於管理文獻中,企業的訓練方案中也充斥這類東西。這些令人混淆困惑的半真半假論述、迷信、未經證實的論述、無意義的處方,在最高管理階層明確批准之後,滲透於組織中。這是管理者粗心甚至無知,並天真地相信那些負責訓練規畫者和主辦單位的結果。由於欠缺明確標準,使得任何東西看來都有些道理,似乎可被允許。其結果是一種令人麻痺的「心智污染」(mind pollution),亦即一無所知的人必須無條件相信一切。

正因為如此,良好且正確的管理益顯重要。這類膚淺草率的知識、玄學和迷信一旦生根,就非常難以矯正。

本文摘錄自《管理的本質:迎戰複雜與變局的高績效之道,打造每個人都能實踐的核心能力

作者:佛瑞蒙德・馬利克(Fredmund Malik)
譯者:李芳齡、許玉意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