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茜玲
當你仔細觀察了你的上司,確認你的上司就是這個「說話只表三分意」的類型時,那麼你接下來該做的,就是準備好與上司互動的對策。這時候有幾個應對方法,如下所列:
1、先認同再找對策
不要忘記先認同上司的目標是極具建設性的,即使遠到你都不知道看不看得到。然後,再巧妙地應對,努力達成雙方都滿意的共識。
事實上,只要你一旦心中有了「上司怎麼講話都講一半?什麼也不說清楚?這叫人家怎麼做事?」的想法,那麼你心裡就會不自覺產生「你沒說清楚,我做錯也是應該。」的心態。甚至,如果你心裡的第一個感覺是「老天,這企劃案真是超瞎的。」你可能連想費點兒心力去試試或挑戰都沒興趣!
也就是說,當你內心萌起了質疑之心,那便無盡全力之意。甚至連言語當中都會不自覺地透露著你根本無心在這個任務上。這些,不要以為只有你自己知道,其實,即便上司再怎麼遲鈍,也都會感覺得到的,你的一言一行都被他看在眼裡!
在三十六計當中有一招「裝痴不顛」,倒是可以在這裡拿出來用用。這句話的原文是:「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而妄為。」也就是,寧願假裝不懂而不去做,也不要不懂裝懂地輕舉妄動,進而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重點在「偽」,是裝傻,而不是叫你真傻。這種舉動,就包含了大智若愚的含義了。
清朝有位詩賦名家周宛雲,因為名氣響亮,所以前來求教或是請他指點的人絡繹不絕。剛開始時,他都很認真、很誠懇地直言不諱,對於缺點都仔細批評,十分盡責。很多人興沖沖地來,結果都被毫無保留地批評得體無完膚,個個垂頭喪氣而去。漸漸地,外面的人就開始流傳著:「周某自以為是」或是「周某恃才而驕」,更甚至有人說他「目中無人」。
他十分苦惱,認為自己不過是本著讀書人的耿直,何以招這麼多負面的評價?直到有朋友對他說:「其實你既不用把那些腐朽之作說成絕世佳作,但也沒必要去招人怨忿。不如就說句:『真不容易』,不就得了?」
後來有個滿頭白髮的老頭子,用驢子馱了100多卷又酸又澀的詩來求教。周宛雲只是很親切地問著:「老人家您寫詩多久了?」
「40多年了呢!」
「啊,40多年寫了100多卷詩,真是不容易啊!」
於是,老人家很開心地回去了。
又有一次,有個富家公子拿了一首狗屁不通的詩來求教,周宛雲也只是笑笑地說:「這麼小的年歲就通曉詩文,真是不容易啊!」
富家子弟十分高興,以金銀相贈,歡喜地回去了。
還有一次,一位生員拿了一首很普通的詩來請他過目,同樣地,周宛雲也還是淡淡地說:「先生已經有了功名,還好學不倦,虛懷若谷,真是不容易。」
慢慢地,周宛雲的名聲便傳了出去,名噪一時。甚至當時流傳一句話:「此生不進翰林院,但願一識周宛雲。」
一定要先學會「認同」上司交付的任務,因為你的工作不是來教訓上司的,也不是來感化上司的,而是來把事情順利達成。工作中一定會有困難,如何天時、地利、人和都顧全地完成,便是你在公司的存在價值。千萬不要因為不懂裝懂做錯了事,也不要因為心存質疑而心生怠慢。有時候「裝痴不顛」也未嘗不是個大智若愚的好方法。
然而在「認同」之後呢?接著就是要「找出對策」。就好比上述的例子,如果這是發生在你身上,你可以說:「是好作品啊。」接著說:「不過有幾處是不是稍微調整一下,會更能合乎你的文風⋯⋯」這個就是對策。
但是,在找出對策時,請務必小心,因為這個對策必須是很謹慎的,否則一個不小心,對方要不是認為你是在雞蛋裡面挑骨頭,便會認為你根本是在找碴。
2、以「誘導式」的方法,讓上司將工作細項逐一確定
上頭的聖意是很難揣測,千萬不要自以為自己能解讀上司心意。如果一味地點頭如搗蒜,百分之百你會踩到地雷,最後只會冤死在那永遠達不到的目標下。不如以「誘導式」的方法,讓上司在不知不覺中在你的引導下把工作細項逐一決定,幫你點盞燈、指好路。
記得之前很火紅的宮廷劇《步步驚心》中有一幕,年邁的康熙意味深長地對著女主角若曦說了一句話:「將來你能否做到忘掉失去的,珍惜擁有的?」等到女主角退下,回到自己的房舍時,便不斷地自問:「皇上這麼說,是想遂了我的心願?還是不想遂了我的心願?」不過是一句簡單的人生道理,便要惹得這般來回揣測。
在戲裡還有另外有一幕,當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時,當時大家不斷揣測,康熙會立誰當太子?當時朝中有位頗得聲望的大臣前去求見那時還是四王爺的雍正,卻遭到了四爺的推拒不見。和四爺同聲同氣的十三爺便問:「四哥為什麼不見?他可是深知朝中大臣的意見。」四爺不疾不徐地說:「他縱然能猜遍大家的心意,然而不能猜中皇阿瑪的心意便是無用。」
在古代,聖意很難揣測,因此作為臣子的一向都誠惶誠恐。在現代呢,即便物換星移,上司的心思不也是一樣不容易揣測?既然難揣測,就別先忙著揣測,不如先想想怎麼應對吧!
當上司交付一個工作下來,指示依然是一如往常地含糊籠統時,你要積極地以「誘導」的方式去進行確認後,再著手實施。比方說,你可以先提出一個依照工作內容所訂定的企劃案。但是,有個重點是,這份企劃案中有「隱藏」著若干必須勾選的選項。重點在於,這一定要以「暗藏」的方式進行,不是明目張膽地以那種問卷式的表格提出。這就是「誘導式的確認」。
千萬不要在報告企劃案之後,在接收到上司那種模棱兩可的答案─「知道了。」、「好的,交給你去處理。」這類回覆,便冒冒然地著手去做。
比方說,這個工作任務的預算是多少?你可以列出3個較為合理的數字為基準預算,並且把這3個預算分別能達到的效果明明白白列出,10萬有10萬可以做到的效果,50萬有50萬可以達到的程度,而100萬有100萬能夠看到的成效。全部清清楚楚地寫出來,字眼中不要過度修飾,因為這不是作文課。然後,在開會時一一詳細報告。報告完之後,留下批示欄位,將企劃案留給上司批示。
如果上司當時回答還是一貫性地含糊,那就要開始以誘導式地反問:「那您的意思是50萬預算這個方案比其他兩項更具可行性嗎?」然後當下立刻在企劃案上標示:「經請示,以50萬預算執行。」並押上日期。
等到所有的細節,特別是產品規格、人員配置、經費預算⋯⋯這些重大項目都敲定時,切莫偷一時之懶,一定要重新整理一份最終版本的企劃案,再交給上司查存。
一切的重點在於不著痕跡,這個應對方法的關鍵在「誘導」這兩個字。
3、要會問題,要問得巧,問得妙
對於上司交代的任務與工作,如有對細節不明白的地方,你當然可以發問,也應該要發問。著名學者也說了:「讀書貴在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本來要將工作做到位,就應該要問個清楚,把根刨出來。
可是,你在職場上面對這一類型的主管,一定要問得巧,問得妙,每一個問題都要問到你最想知道的。這就好比花錢一樣,錢要花在刀口上,精打細算,而不是當街撒錢。
因此,要避免去問一些基本常識,這樣會讓上司誤以為你連這麼入門款的問題都不懂。也不要問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這樣即便上司回答了,也不過是浪費時間,對你的工作毫無幫助。更不要問一些去查一查就知道的事,現在資訊很發達,不要讓上司以為你連有電腦這種東西都不知道運用。
這就好比我們常常看到電視上的記者,一面追著淚流不止的受害者家屬,一面拿著麥克風問:「你的親人無緣無故遭人殺害了,你們會不會很傷心?」
這個問題問的真是奇怪也很多餘,難道被害人家屬會因為家中有人遇害而很開心?這種問題也許在偏好營造效果的新聞中問問還過得去,但是若要在職場保住飯碗,就請少問為妙。
為了要有效率地發問,你最好把整個工作的流程,先在心裡仔細沙盤推演一番,整理出什麼才是必要的問題,然後再適時提出執行上的問題。
切記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精準,不可太過繁雜。
多年前看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是提到有關美國華盛頓DC的傑佛遜紀念堂前的石頭地板腐蝕的小故事,十分發人深省。
紀念堂的管理人員發現堂前的石頭地板腐蝕得特別厲害,更換石板不但要一筆大的花費,而且造成的不便也常常讓遊客抱怨四起。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是抱著「該更換就是要更換了」或是「遊客多,難免就是容易壞」的思維,哪裡還要再深入想為什麼。可是,紀念堂的維護管理人員卻試著去找出原因,想瞭解堂前的石頭地板為什麼這麼容易腐蝕?一追究起來,原來是因為清潔人員過度清潔造成的。
為什麼清潔人員會過度清潔?因為這裡常有大量的鴿子飛來,累積了過多的糞便。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鴿子飛過來?因為這邊有很多的蜘蛛可以供牠們覓食。
為什麼這邊有這麼多蜘蛛出沒?因為這兒有很多飛蛾在這裡,所以把蜘蛛給吸引過來。
為什麼飛蛾又會被吸引過來?答案就是紀念堂在黃昏時所打上的燈光!
找出了原因,於是管理人員在黃昏時延後了開啟燈光的時間,因此飛蛾不來了;飛蛾不來了,蜘蛛也不來了;蜘蛛不來了,鴿子也少了;鴿子少了,糞便也少了;糞便少了,也就減少清洗石頭的次數;清洗的次數少了,地板就不會腐蝕得這麼快!
這就是連環扣,但是你在工作上是否也會如此層層追溯,打破沙鍋問到底?
當上司把工作或任務交給你,你必須先在心中沙盤推演,剝絲抽繭,縮小問題的範圍。最後在針對最核心、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來提問。這樣就可以免去問一大堆毫無意義的問題。
不妨把這想成是益智問答題,三次答錯就出局,而不是兩個小時的人物專題訪問。那麼你為了不出局,你會不會慎重地提問?
在接到上司交付的任務時,先把整個工作流程列出來,把所有問題也一併寫出來。等到整個問題都寫清楚列完全了,再用一些「刪去法」,把一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或是自己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先行刪去。那麼,那些真的無法刪去的問題便是必須要請示上司的問題。
例如,上司交代你去開發某個新客戶,你可以先在心裡把整個過程仔仔細細地想一次。
這個新客戶的主要承辦人員是誰?這是你要做的基本功課,就不必發問。
這個客戶的需求是什麼?這也是你要瞭解的課題,也請不必發問。
這個客戶對於服務很要求,這個問題是你要去克服的,所以也不必問。
但是,這個客戶可以接受的目標價格低於你目前的權限,這個問題你就必須問清楚是否可行,不可自作主張。
先用「刪去法」,把不必問的問題或是自己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先行刪去,留下必須問的問題。這樣,你就能把問題問得最精準、最扼要,做的最合上司心意。
4、上司需要的是使命必達,不是要你扯他後腿
千萬不要挑戰上司交付任務的可行性,即便那是湯姆.克魯斯來也做不到的「不可能的任務」。上司交付的任務,有時可能是真的不太能相信,但是也有可能是你的經驗或歷練不夠,因此先別急著高舉否定牌。
更切忌一開口便是「這個哪有可能?」或是「拜託,這不如去登天好了,專門找一些做不到的事來叫人做。」如果是真的不可為,你務必要用婉轉迂迴的方式來點醒他執行方面的困難。
請看以下這個傳奇的例子,是以前著名的戴爾.卡內基說過的。
19世紀末美西戰爭時,美國方面必須立刻和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可是,大家只知道加西亞在古巴的叢林內,卻沒有人知道確切地點。所以打電話、寄郵件都不可行。這時,有個人對當時的總統威廉.麥金利說:「有個叫羅文的人,他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於是他們找來了羅文,交給他一封信,只下達了一句話的指示:「把信交給加西亞。」
當下,羅文只是把信裝入一個油布包,封好後吊在胸前。划著一艘小船出發,4天後在一個夜裡到達了古巴,消失在危險的叢林中。3星期之後,又出現在古巴的另外一端,徒步穿過危機四伏的戰場,經過千辛萬苦,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當威廉.麥金利總統把信交給羅文時,羅文並沒有劈頭就說:「誰曉得加西亞在哪兒?」也沒有理所當然地回覆總統:「這難度太高,根本不可能。」他只是接過任務,並開始執行。
聽起來像是電影情節,但是那個「使命必達」的精神倒是真的存在。上司需要的是你幫他使命必達,不是要你凡事扯他後腿。接到上司交付的任務或是工作時,請先仔細評估任務或是工作的可行性。我所說的仔細,是指徹徹底底全面地客觀評估。如果覺得這是可行的,那就必須盡全力去做。因為這很可能是上司在考核你能力的一次機會。
但是,若是在你仔細評估之下,你覺得這是無法達成的呢?你該怎麼做?
千萬不要抱怨連連,抱怨是最浪費的語言。
較為適當的處理法應該是先對上司交辦的工作或任務表示認同。然後,婉轉地「引導」出實施的困難點,讓上司自己去注意到並提到困難點。
小李在一家知名百貨公司當業務主管。因為是社區型的百貨公司,客群明確再加上深耕多年有成,因此業績一直十分穩定。但是,不久前附近有一些日系連鎖百貨接二連三在附近開幕,故此全公司上上下下都嚴陣以待,不敢鬆懈。
在討論周年慶企劃時,上司開會時一開場就對小李說:「今年這檔周年慶業績一定要成長20%,一定要達標!」
「20%?這怎麼可能呢?」小李內心喊著。
但是小李沒有面露難色,也沒有出聲抗議。他只是很有禮貌地說:「好的,我先回去看看過去的數字,然後再依照您的目標列出企劃案。」
接著,小李在企劃案中把促銷的方案所需的廣告費用的預算大幅度提高,包括電視廣告、文宣DM,甚至提出要遠從日本邀請來拉麵達人,現場實際表演手工拉麵。這樣一來,百貨公司的這個周年慶所花費的成本費用恐怕要破錶了。
上司看過企劃案,一臉很不開心地說:「這花費增加這麼多,簡直是開玩笑。」
「可不是嗎?花費真的是太多了。可是如果按照歷史數字計算,這花費恐怕省不下來⋯⋯因為我算過了,來客數至少要增加50%,才能達到成長20%的目標。如果沒有強打電視廣告,那麼很多非本地區住戶的消費者可能就不會過來了。」小李也露出很為難的表情說道。
表面上很贊同,可是,卻是實實在在點出困難點。
上司接著說:「那這個日本請來拉麵達人,又是怎麼回事?」
小李馬上報告:「這個我探聽過了,日系百貨往往在周年慶會請日本的著名餐飲店廚師來表演。可以立刻提高業績,也非常吸引人潮。如此一來也能增加來客數。那麼我們再增加一些臨時櫃銷售,便可以提高客單價。只不過,聽說他們請日本廚師來現場表演花費也很大,一大陣仗的人,設備不說,光是吃住全包⋯⋯」
同樣是先表示贊同了,然後再婉轉點出困難。
「可是臨時櫃增加太多,整個動線很擁擠,客人很難好好逛街。」上司皺起眉頭,也發現了另外一個困難。
小李見時機差不多,便開口說:「唉,都怪不景氣,不過不要擔心,我們的客層一直和附近百貨有所區隔。不然這樣,我回去重新擬一份企劃書,看看在不增加預算的條件下可以成長多少。」
「也的確是,今年經濟很不景氣,貿然增加預算實在也太冒險。」
這時上司接受了他的意見。
於是,小李依照實際狀況重新做了一份具有可行性的企劃案,目標是比去年成長5%到7%。
上司也沒有異議地接受了。
如果當時小李沒有先做到認同,只是急著反駁著上司,立刻衝撞:「這根本不可能,這麼不景氣,能成長個5%就該偷笑了。」那你想上司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碰到這類「說話只表三分意」型的上司,未必是件不好的事。就是因為他說的少,而你做的巧,不是更能展現你的能力,讓你更有發揮、表現的空間。他說的少,你做得妙,那更磨練你的悟性。
《跟任何主管都合拍的溝通心法》
作者:鄭茜玲
責任編輯:朱家儀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