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城(喜歡閱讀、時間管理、寫作、數位工具、投資理財)

每個人工作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有的人是為了養家餬口、有的人是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有的人是為了增進生活品質、有的人是為了財務自由。

而我認為理想的狀況下,一個工作應該要能四者兼具:「能夠養活家人、又剛好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會犧牲生活品質、並逐漸邁向財務自由。」



在長輩眼裡,工作安穩大於一切

最近我一個朋友P遇到了一個狀況,她是一個醫院的線上藥師,上層主管很差,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時常都處於缺人力的狀況(這跟主管留不住人,沒有升遷制度當然有很大的關係),加上身體健康出了一點問題,因此每天都呈現很累的狀況。正好兩年的工作合約到了,也開始產生職業倦怠,該學的東西也學完了,想趁機會換個有成長潛力的工作。

但家裡長輩卻認為原本的工作就很好了,薪水好可以養活一家五口,又離家裡近,為此家裡也搞得很不愉快。

或許是因為我們長輩生活在比較困苦的年代,因此認為安穩的生活得來不易,光是有穩定收入,能夠做到退休的工作就超級好了,還要求工作要有挑戰性?關於這點從身邊長輩要求子女考取公務員的比例就可略知一二。

馬斯洛的角色需求金字塔表示,當基本的「生存」、「安全」、「愛與歸屬」被滿足後,人類會不自覺的追求更高層次的「尊重」與「自我實現」。

從P這個案例來看,小豬的家人因為從比較艱苦的時期走過來,自然而然認為P應該以追求穩定的生活為終極目標,甚至還覺得小黑豬是不珍惜自己的工作;可問題是根據馬斯洛金字塔,P在滿足了下層需求之後,自然而然便會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追求進步,這是人類的天性,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要忤逆你。

家長總是喜歡用自身的成長經歷,企圖為下一代的孩子規劃完整的求學與職涯發展,卻不知道時代變化已經大到他們無法想像,這幾乎是每個世代的悲哀。

  • 你以為一份技術就可以打天下的安穩工作還有幾年光景?事實上,零工經濟的大門已悄然打開……
  • 你以為孩子考上名校就一定能有好工作?事實上,投資名校的報酬率可能已經低到無法想像……

忽略了每個孩子的獨立性與個人特色,一味要求子女過上自己想像中的生活,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前一陣子公視與Netflix獨家上映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會如此熱門,就是因為這齣劇把現代家庭可悲的常態演的淋漓盡致,不論是要求考試至上的家長,抑或是把自己的夢想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我們最後看到的悲劇,是真的在台灣現實社會上血淋淋的上演著。

錯的或許不是那些家長,畢竟他們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孩子,真正錯的,或許是這個社會和教育體制,以及台灣長期下來累積的扭曲價值觀。

要怎麼讓整個社會有多元的方式促進社會階級流動,是每個人都該想的事情。政府必須思考教育制度,不停改革,家長必須思考怎麼讓孩子擁有多元競爭力,而不是死守讀書這一條路;學生必須思考自己的熱情、專長、天賦、價值,不要被這個社會迂腐的價值觀綁死。

要相信自己就算不擅讀書也不會被當作社會的垃圾,只要有恆毅力、肯思考、肯刻意練習,任何人都有機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沒有人有權力制止別人追求幸福,即使你是孩子的爸媽

從統計數據來看,真正能過上幸福人生的,往往不是那些死讀書的乖乖牌,而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且願意努力的人。

我非常幸運,活在小康家庭,家裡有經濟能力和安穩的環境讓我唸書,恰好我又很會考試,求學過程一路順遂。不得不承認,我只是這個教育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撇除考試,撇除學歷,我一定沒有現在的成就。

話說回來,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我認為一個好工作必須至少符合其中一種以下的條件:(以下都以一個E象限〔雇員〕的工作角度討論,若你是S象限〔創業老闆〕,可能比較沒有參考價值。)

一、有學習環境:

人類是一種天生追求進步的動物,進步會使我們感到意義與充實,沒有進步的生活則會讓我們精神痿彌、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工作會產生倦怠的原因,每個人剛進一家公司的時候都會感到很興奮,因為一切都非常新鮮,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內容、新的上司,一切一切都需要從頭學習,因此每一天進公司都非常愉悅。當幾個月過去了,該吸收的技術與知識達到這家公司的天花板,自然而然會產生空虛感。

因此我認為,一家好的公司必須鼓勵員工做在職進修,甚至提供課程讓員工去上,一家譨夠跟員工共同成長的公司,實屬難能可貴,而這也是一家公司除了薪水以外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

二、團隊文化和諧:

即使個人的學習環境優渥,若團隊呈現一盤散沙,相信你也不會工作的太愉快。若同事們整天搞小團體,吵吵鬧鬧,或是對你的努力不懈一顧、嗤之以鼻,這樣子還能每天開開心心地去上班嗎?

不過一個團隊是否有凝聚力,再進去工作之前都只能臆測,如果團隊文化差,解決方式有兩個:

  • 專注在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例如專心顧好自己的業績、專心跑自己的客戶,等你搞出一番成績之後,同事可能就會對你另眼相看,進而提升整體團隊的氣氛
  • 晉升管理職,打領團隊向上:如果領頭羊做得差,那不如自己坐上馬鞍指揮。

三、這份工作看重的是你的能力

一個依賴性高的工作(依賴的不是你的工作能力,而是公司生存能力的工作),不論是在現在,還是未來,都是充滿隱憂的選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SmartM世紀智庫創辦人許景泰先生在不離職創業的推薦序是這樣寫道:「你若把職涯的全部,投注在一家公司的命運上,風險不僅非常高;而且你若認為還有鐵飯碗的工作,其實早就不存在了! 」

尾巴

前一陣子在奇琶說裡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辯論,主題是年輕人應該選擇「高薪但不喜歡的工作」,還是「低薪卻喜歡的工作」,如果是你你要選哪一個?

我的答案是,我選擇會讓自己成長的工作,不論喜不喜歡,不論高不高薪。

討論一個工作的選擇可以有很多面向,像是是否擅長、是否喜歡、交通怎麼樣、薪水如何,但我覺得以上的討論都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年輕人應該要想盡辦法快速成長,成長了之後你的市場價值肯定比之前水漲船高,這時不論你的選擇就多了,而不會只在這兩個選項中煩惱。

在職涯前期,工作應該作為一種讓自己成長的工具(前提是養活自己),接著再來討論其他面向。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