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安娜.芭爾許

讓事件落幕的方式,不是辭職

犯錯有個好處:既然覆水難收,事後如何作為才重要。

喬吉的童年在佛羅里達度過,卻一點也不輕鬆。喬吉自認是個異鄉人,許多方面比不上別人,可是話又說回來,那些年所培養的堅毅與韌性,卻幫助他在多年後的職場上谷底反彈:

「我11歲時父母離婚,過程十分激烈,那種事情實在不該讓孩子目睹。這使我對別人的感受更加敏感,我從不嘗試與人正面衝突,反而試圖解決紛爭。長期以來,我處事都用邏輯思考,這對我來說更有意義。我可以理性面對錯誤,思考使我體會到自己喜歡知性的刺激。」

喬吉的行為一直都「符合正軌」:上大學、擔任財務分析師、就讀商學院、成為投資公司合夥人──他的經驗總是一帆風順,因此一旦犯錯,確實令大家跌破眼鏡:

「我們想要盡力對一組帳戶實施標準化,我花許多時間,確認這些帳戶的所有細節都正確無誤。然而過了幾個月,客戶都已經簽妥新合同,我才發現自己犯了天大的錯誤,害公司損失很多錢。原來我遺漏一個項目,因為經驗不夠。那是我們一向反覆檢查、確認無誤的項目,可是這次我漏了檢查。我請教一位同事該怎麼辦,他說錯了就算了,什麼也不要做。然而,我認為需要趕快認錯,而不是等到事情爆發再去處理。正常來說我應該要告訴上級主管,可是他正好出差,於是我向主管的上司報告,覺得自己大概會被開除!

「我的主管回來後很生氣,但他還是把問題解決了,叫我不必擔心。他說有人還犯過更大的錯誤,害公司賠過更多錢。我很想相信他的話,不過公司的確為了彌補這次錯誤,而賠了一大筆錢,我們團隊裡最資深的主管,以公司的名義負起責任,而我需要他放我一馬。」

喬吉焦慮的等待宣判,他預計會接到高層的通知,卻始終沒有人找他:

「我辛勤工作,想來沒有人比我更刻苦了。我估算數字,看自己能否賠償錯誤所損失的錢,這麼想多少有些安慰。我還準備一份小抄,將自己學到的教訓寫下來,在妻子面前排練。我隨身攜帶這份小抄,以備主管臨時召見。

「我學到將異質性高的東西化為標準作業,這種複雜的程序都需要專人負責,至少得想出一個辦法,把所有相關事項匯聚成一個整體。以我犯的這個錯誤來說,如果有這麼一個負責人在,就算我遺漏某個地方,他也能幫我發現問題。」

那年年底,喬吉的錯誤並未出現在上級給的考績上。他是應該放下,繼續往前行了。

怎麼做事件才會落幕?

人有2種:一種是犯錯後會坦白承認,另一種是死也不認錯。喬吉絕對屬於第一種,他自認犯的錯誤很嚴重,這使他迅速採取行動。等待只會加重錯誤,他的上司也許會發現,然後質問他:「你怎麼沒有早一點告訴我?」

犯錯有個好處,既然覆水難收,事後如何作為才重要:協助解決問題、彌補損害、避免再犯。喬吉想出問題根源,並且找到解決對策,同時做好準備,隨時可以討論這項對策。他從那次錯誤學到不少教訓,後來得到原諒,過錯也被遺忘了。

犯錯時最難的部分是放下強烈的情緒,比如羞恥、難堪、悔恨,當事人必須很努力才能夠釋懷,繼續往前進;若是沒有受到懲處,心理尤其難平復,因為感覺這件事始終沒有落幕。

喬吉把自己準備好的教訓小抄帶在身上,藉此獲得一些安慰。另外,步調快速的工作也在這個時候發揮用處:明天還有更多工作,有新的問題需要他全力以赴。

所以請注意,如果犯錯之後一直鑽牛角尖,就永遠擺脫不了這項錯誤,強烈的情緒將為客觀的現實投下陰影。犯錯之後最糟的結果,是錯過其中隱含的一絲光明──當事人所受的教訓。

不能得罪的人,導致你受迫性失誤

除非你決心自我毀滅,否則諷刺的是,錯誤反而會加速你的學習。

寶琳娜生在波蘭,8歲那年移民到加拿大,後來又到美國上大學。當年誰料想得到,寶琳娜會拿到分子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創投公司找到一份令人垂涎的工作?

「我永遠記得從波蘭遷居到加拿大時,我在課堂上一個英文字也不懂。因為太久沒看到父親,我竟然叫他『爸爸先生』。晚上我哭著入睡,一心只想回到家鄉的小村子。久了以後,我明白如果自己熬得過來,世界上就沒有別的事情難得倒我。我曉得自己要拿到成績平均績點(GPA) 4.0的優秀成績,所以非常拚命,別人都上床睡覺,我還在念書。那時候我很快樂、很平靜,如果我願意的話,可以應付4門主修,讀醫學院、拿博士學位,反正什麼都行!聽起來很臭屁,可是我確實感到渾身是勁,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信心滿滿的寶琳娜沒有料到她會犯下錯誤,耽誤自己迅速發展的事業。當時,她負責與一位很有才華的創業家談投資案,對方是她任職的創投公司執行長的好友。

「上司要我自己想辦法弄清楚這件事,包括牽涉到的科學、醫學應用,以及究竟有沒有生意可做。我們來回討論究竟要不要做這件投資案。

「有天,我在溝通時出了錯誤,告訴對方我們公司願意投入數千萬美元。那位創業家以為投資案已經敲定了,等到搞清楚、知道一切尚未定案時,他真的氣瘋了:『那我們還討論什麼?』我陷入思考,要怎樣解決這個錯誤?以後再也沒有人想和我談生意。我天生不是這塊料,我做不來!

「那位創業家接著打電話給我們的執行長,抱怨我們公司已經評估了4個多月,仍然不肯拿錢投資。這下子麻煩大了,執行長之後打電話給我,我向他陳述事情經過,最後說:『我想我搞砸了。』」

這個故事的情節和寶琳娜的運氣,在這一刻有了重大轉折,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執行長說:『我只是要讓妳知道,妳此刻什麼也沒有錯。』我心想: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又說:『我打算弄清楚究竟要不要投資這個案子,然後在公司開會時討論一番。我們欠他一個答案。』他覺得不必再多做什麼,我們只要決定就行。

「我感到失望,但心想:我來公司3年表現一直很傑出,目前為止也只搞砸過這一件,我一定能從中學到教訓;這樣也不算太差。反正最糟的情況是被炒魷魚,我還有很棒的家庭,日子還是過得下去。上司曉得這是個學習契機。只有鑽研得夠深,才能犯這樣的錯誤,否則你沒辦法進入下一個事業階段。」

公司開會決定是否投資該案時,大家才知道這件事。執行長把控制權交回給寶琳娜,她修復關係的裂痕,還加入創投公司的董事會,職業生涯繼續一飛衝天。

《麥肯錫教我在哪工作就在哪成長:目前的工作面臨挑戰或陷入瓶頸,該轉向還是堅持?從徘徊到篤定,你該這麼做》,大是文化出版

作者:喬安娜.芭爾許
譯者:李宛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