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爾.維農(Carl Vernon)

先坐下來再說,和狀況拉開一點距離

人在生氣時,常做出後悔的事。壓力也是這樣,如果你在極度焦慮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往往都不會是最佳選擇。不論發生天大的事,你都需要給自己更多時間和空間妥善處理。

這就是我鼓勵大家遇到狀況時,「先坐下來再說」的原因。每當我陷入極度壓力、那種讓我頭暈眼花、失去方向的災難時,我不做任何突然或倉卒的決定。我會刻意找個地方坐下來,從問題中抽身、製造一些距離——哪怕只是一點點空檔都好。這使我更有時間和空間,能做出理性且合理的決定。如果我老是衝動行事,十之八九都是會讓自己後悔萬分的舉動。

當我面對特別艱鉅的挑戰時,我也會先坐下來、閉上眼睛,接著建立起心中的壓力防火牆。突然之間,周遭的一切開始退散、失焦,然後我會刻意不去傾聽身邊的所有聲響。我只在自己做好準備時才重返現實,也就是當我思緒清楚、覺得自己較有掌控力的時候。

關鍵就在「坐下來」這個動作,這是人們在放鬆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我們站立時,會覺得自己像支蓄勢待發的箭簇,彷彿下一秒就要飛奔出去採取行動;但當你坐下來之後,就比較有機會心平氣和。簡單來說,人在坐著的狀態下,會覺得一切比較不那麼趕。

別用「但是我沒時間」當藉口。如果你想學會如何有效處理壓力,並改善生活型態,就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我知道大家都很忙,你很可能晚點就要開會、你現在不方便說話,或是行事曆滿到明年才能與對方見面。人在社會上打滾,忙碌一點也沒什麼不對,我唯一擔心的是,你是否正在為了迴避壓力而裝忙?而使忙碌成為你拒絕改變的唯一藉口。

歸根究柢,忙碌於造成自己壓力的事物,到頭來只會製造出更多未來的問題。如果你想當個「忙得有意義的現代人」,那麼就必須更善於管理壓力。你得試著給自己找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好好喘息。否則,你就會繼續活在謊言的假象裡(就像先前的我那樣),同時也把你的健康和快樂置於高度風險中。

不論你有多忙,每個人都一定有時間可以坐下來幾分鐘。如果在公開場所閉上眼睛讓你感到不自在,那就找個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休息五分鐘。例如走去公司停車場,坐在自己的車上,甚至廁所馬桶上都無妨。
總而言之,你一定要想辦法創造出可供處理壓力的空檔。隨著不斷練習,你就會成為懂得處理任何突發狀況的專家。若再結合運用壓力防火牆,周圍的人一定會視你為禪定大師!

既然工作永遠做不完,那你不如……

維基百科對於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的定義是:工作量會在可完成的時間內不斷增加,直到所有的工作時間都被填滿為止。

由此看來,人只要被規定了一個期限,就很有可能在那之前完成任務。如果沒有期限,你就極可能會花很久的時間慢慢摸魚,或是根本懶得去做。

我不知道你的狀況如何,但帕金森定律對我來說非常適用。如果某件事沒有期限,感覺就比那些有期限的任務來得更不重要,就算它其實是很關鍵的任務也一樣。我唯一能在不可能的期限內完成的事情,就是當我被規定必須在某某期限內完成時。正如此定律所說:一旦發現時間所剩無幾,你就會拚了命提高生產力,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就好像這段時間突然被延展了一樣(因為你確實完成了比先前更多的任務)。時間當然不會延展,但透過設定期限這個魔法,你就會咬緊牙拚命趕進度,由此看來,給任務加上個完成期限絕對有幫助。

任何人都有惰性,很容易就染上拖拖拉拉的習慣,然後在你根本還沒弄清楚之前,儼然已成了拖延大師。帕金森定律就是善用人們這樣的天性,幫助你擊敗拖延,你可以開始採取行動並完成任務。然後,在不知不覺之中,你就成了效率高手。

大家都知道,當事情沒有完成時,就像一塊大石頭懸在心上,壓力更會不斷升高。由此看來,「將任務完成」非常重要。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當你真的完成某件事時,有助於改善情緒並降低壓力。完成任務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如此一來,就會想接受更多挑戰。換句話說,沒有什麼比採取行動、身體力行更讓人感到愉悅了。

現在的我,就算沒有必要,也會試圖在每件待辦事情上設定期限。我在Evernote上(安裝在電腦上的待辦事項提醒程式,也有手機版,後段有更詳盡的說明)列出各種任務、目標,然後我一定會加上完成期限。我經常檢視自己的待辦清單,這使我覺得自己既有條理又進度絕佳。養成這樣的習慣後,我很少錯過事情,確實完成各項任務帶來的成就感更是棒極了。

另一方面,一項沒有期限的任務其實非常危險——因為你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完成它。請注意,每件待辦事項都該有個期限,不論是短程目標、階段性任務或是下回你想做的某件事。有期限的事情比較容易被完成,這是帕金森定律教給我的事。

尋找更多的「好壓力」

壓力也有好壞之分,我之所以認同這件事,就是因為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都在試圖迴避各種形式的壓力。我極度抗拒焦慮和擔心造成的影響,以至於我總是在逃避,深怕任何一點壓力找上門來。因此我只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範圍通常是在我家的四道牆內。

當時的我老將壓力視為牛鬼蛇神,因為它是造成我痛苦和不快樂的最大原因。雖然壓力的確令人不悅,但我解讀的角度顯然有誤。壓力並非全然是壞事,人們需要「好壓力」才能順利完成任務。你可以視壓力為一種「必要的迫切感」、讓你熱情滿載、精力旺盛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那些「好壓力」的督促,人們對於完成某些任務的意願恐怕沒那麼高。

有壓力不見得是壞事,那是我「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正向訊號。這代表了我正在拓展舒適圈,是我挑戰自己和改變生活的證明。當生活中沒有任何壓力時,其實非常無聊。沒錯,我安全地縮在家裡、在我夢幻的小泡泡中活著,但日子真的無趣到了極點。

我從中得到的領悟是,任何人都必須做些自己不怎麼自在的事才會開心。例如:鼓起勇氣去看牙醫、參加考試、或是在數百人面前公開演說,這些都會造成壓力和焦慮,但與其把壓力視為某種可怕、負面、必須不計代價逃避的感覺,還不如把它視為一種讓你不斷前進的正面、強化力量。

另一方面,有太多人縱容「壞壓力」拖累自己。所謂「壞壓力」,就是那種讓我們腦子疲憊不堪、無法承受、還會帶來極度焦慮和擔憂的情緒。「好壓力」不一樣,儘管同為壓力,卻是那種能推動你、幫助你達成目標的感覺。

「壞壓力」會讓我們放錯重點,過度關注於那些沒意義的事:例如,根本不存在的問題(也就是前文提過的「萬一」的世界)。壓力的惡名就是由此而來,儘管我們努力逃避壓力,情況也只會越變越糟,因為,壓力是無可避免的。

我還是要強調,壓力,永遠會是你所做每件事的其中一部分;大家應該專注於體驗「好壓力」,也就是那種能讓你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使你達成目標並推著你向前的壓力。長期承受焦慮帶來的「壞壓力」,將付出巨大的情緒代價,你確定你真的負擔得起嗎(這部分在第五章就會談到了)?與其如此,刻意設定完成期限,就能帶來「好壓力」。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困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放手。

經過真人實證的減壓小撇步

當生活充滿壓力時,就會變得像「不敢玩雲霄飛車的人」眼中的遊樂設施,光是看了就覺得內心充滿著忐忑和擔憂。我們緊緊握著拳頭,用力到指節都發白了,但還是拚了命想保持平衡……其實你需要的是學會放手,並從中體會到「即使我沒能掌控局面也無妨」。

所有情緒問題的核心就是緊張,學會各種減少緊張的技巧,就是打造減壓生活的關鍵。緊張的症狀大家應該不陌生,可能以頭痛、喉嚨腫脹或是胸悶的形態出現。過去當我經常處於極度壓力下,並注意自己的身體和感受時,我很驚訝地發現自己有多麼緊繃。

我注意到我有多經常皺眉頭,我的肩膀高高聳起,頭部和脖子更是僵硬,甚至連腳趾頭都緊縮著,最顯而易見的是,我緊緊握著拳頭。我在潛意識的催化下,繃起全身的肌肉以對抗壓力,但這只會讓我覺得更緊張。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究竟有多緊繃,下一回當你看電視(或是做一些不費勁的事)時,注意自己的肌肉是否因為緊張而出現下列變化:

  • 你的肩膀是否聳起?
  • 你的臉部肌肉是否僵硬?
  • 你的雙手是否緊握?

當你意識到自己有多緊張,你可能會覺得全身都緊繃得不得了。不論你發現自己哪裡的肌肉有多麼緊張,能持續留意壓力對你造成的(身體和心理)的影響,總是好事一件。這只是第一步,接著,你得學會放手和放鬆。

「休息一下,休耕過的田野會長出最豐盛的收穫。」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

生活忙碌或龐大的緊張和壓力,都會讓人喘不過氣,你必須學會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以下我列出一些常見的放鬆技巧給各位參考,但我也只是說明個大概,建議你全部親自試過一輪,更詳細地研究比較,找出對你而言最有效的方法,並堅持下去。

  • 深呼吸

深呼吸時,你得慢慢吸氣、慢慢呼氣,同時擴展你的腹部,使橫膈膜收縮。這種呼吸方式可向大腦傳傳遞「平靜下來、好好放鬆」的訊息,如此一來,腦子就能更有效地處理壓力,是種簡單卻又多功能的技巧,任何人都能現學現用。

  • 漸進式肌肉放鬆

漸進式的肌肉放鬆,對於舒緩緊繃的肌肉非常有效。你可以緊縮某個部位數秒,然後再鬆開來。例如,緊握拳頭數秒,然後把手打開,緊握時你越是用力,放鬆時就能釋放越多緊張。反覆幾次後,你的手部肌肉應該會覺得非常舒緩。這種技巧可運用在身體各部位,如果你有某些地方覺得特別緊繃,專注處理那塊區域即可。大部分的人容易覺得緊張的部位包括脖子、胸口、臉部和肩膀。每天持續練習,你就能更自在地放鬆肌肉。

  • 肢體運動

人的緊張需要紓解管道,以免堆積在體內,製造出更多壓力和負能量。每天活動肢體可有效紓解壓力,透過運動,你可以燃燒能量(或熱量),並產生「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瑜伽和太極都以改善呼吸和放鬆肌肉著稱,也因此有助於舒緩壓力和緊張。如果你較喜歡球類運動或拳擊,建議大家加入住家或公司附近的健身房。但最重要的,還是得先找出一個你能盡情享受的肢體運動。

  • 益智遊戲

除了肢體運動外,你也可以透過健康的益智遊戲釋放壓力。我個人並不推薦前陣子很流行的桌遊,那大多是一些只會造成緊張而非降低壓力的活動,若只是造成反效果,那我不建議你嘗試。再舉個例子,對部分人而言,坐下來玩填字遊戲很放鬆,但對某些人就很有壓力。用最直觀的方式判斷即可:如果這項活動無助於減壓,就嘗試別的做法。

  • 冥想

我本身雖然並不冥想,但我每天都會留些時間幫助自己放鬆,尤其是在我忙著同時處理各種狀況的時候。很多人都告訴我,冥想有助於降低壓力及焦慮、改善情緒、並且有助於緩解失眠症狀,因此也許對你也會有效。冥想其實是一門專業技術,需要花點時間才能學會,如果你有興趣探索,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許多相關影片;一般手機應用程式裡,也有許多協助初學者練習冥想的應用軟體。

  • 斷捨離

斷捨離(或說大掃除)非常療癒。當你擁有的越多,情感上的牽絆就越大。每個人都有心愛的東西,例如舊毛衣或是椅子,能帶給你極大的安慰。要割捨這些物品並非易事,所以我並不期待大家都能成功,但總有一些你不再需要(或是想要)的東西需要丟棄。斷捨離能讓你變得更輕鬆、澄澈。我本身就有定期清衣櫥的習慣,當我發現自己傾向於穿著同類型的服裝時,我就會把這一年內沒穿過的衣物打包,送到慈善機構。此外,拍賣網站是利用不要的東西賺取資金的絕佳場所。你可能會驚訝自己竟然能透過舊物買賣賺到不少錢。然後,你可以把這些賺來的錢投資在旅遊或是學習課程上。

  • 來點新鮮的刺激

如果你每天睜開眼總是看著同樣的牆、和一樣的人交談、或從事單調乏味的工作,那就代表你的大腦太安逸了,沒能得到更多各式各樣、多元的刺激與挑戰。生活一旦充滿這種「可預期性」,就會變得非常無聊,而伴隨著無聊而來的,通常是各種負面感受,例如覺得受困、壓力倍增或持續緊張。所以,大家可以讓生活變得更鮮活一點。例如度個小假、改變周圍環境,做一些和平常不一樣的事,都是可行方法。

本文摘錄自《先坐下來再說:教你取回主導權的減壓生活指南

作者:卡爾.維農(Carl Vernon)
譯者:王淑玫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