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互動的對象不是老闆,而是坐離你最遠的人

商場上的簡報,多半是向廠商、合作對象報告。
然而一個外人,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卸下老闆的心防,甚至點頭簽約?

亞洲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對於在公眾場合發言通常比較保守,畢竟在學校裡,我們總是被訓練成接受「標準答案」的機器,而不是勇於發言、思辨的人。因此我在台灣的演講場合,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台下的人總是「太客氣」了。

剛開始,我會把缺少互動歸咎於聽眾本身的特質,但是經驗累積多了之後,我發現要引發互動,需要很多技巧。這也是為什麼同一群人聽演講,有些講者可以引發不錯的共鳴和討論,有些講者卻得不到台下的回應。

我認為,最大的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各種鋪陳、肢體語言,有效降低聽眾的心理壓力。當台下的聽眾覺得跟台上的講者是在「對談」,自然就願意發言。

但是如果講者向台下聽眾提問時,讓人感覺是在考試、甚至逼問,那麼公眾場合帶來的壓力,很快會壓垮原本準備發言的聽眾。接連幾個聽眾的回應不佳,冰冷的氛圍接著壓垮的,便是台上的講者。

五個技巧,炒熱互動不用急

以下我就用「問台下聽眾問題」為例,說明其中蘊藏的幾個技巧。

一、在簡報初期就開始互動

如果你期待有一場互動熱烈的簡報,千萬不要在開場之後,便一個人滔滔不絕的表演。你必須在初期就表現出,你渴望聽眾給予回饋。

相反的,如果你一開始就獨自表演,讓聽眾產生「他們不必參與互動」的既定印象,後面要扭轉這樣的態度,就越來越困難。

另一方面,聽眾的情緒在一開場總是最高昂的。即使是內向害羞的群眾,也多會給講者一個熱烈的歡迎掌聲,主講人應該順勢借用這股開場的能量,立即和台下聽眾互動。

你可以拋出自問自答的問題,也可以要求聽眾回答。當這個問題拋向台下時,你可以選擇拋向全場聽眾,等自願的人來回應,你也可以把問題,丟給特定的一、兩位聽眾。

總之,在簡報初期就開始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你必須用行動向聽眾傳達一個訊息:「這是一場重視互動的簡報,讓我們來交流吧。」

二、從後排聽眾開始互動

每個人在學生時期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越不想上課、越不敢發言的同學,會選擇教室越後排的座位。這樣的現象在出了社會之後,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

為了避免這群「躲」在後排的聽眾跟全場脫離,我反而會優先關注他們。有時候我會先問後排聽眾,麥克風的音量是否適中?投影片的字會不會看不清楚?從這些「輕量級」的互動中觀察他們的反應,並從中挑選適合回答問題的對象。

所以我習慣在簡報初期,多用一些心力在那些「難互動」的人身上。如果連後排聽眾都願意一開始就和我對話、討論,其他聽眾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三、問題的過程,注意肢體語言保持善意

在公眾場合被台上的人點到名字,要求發表意見,對多數人來說絕對是一股壓力。如果這個時候,講者扳著一張撲克臉,會對聽眾造成更大的壓力。因此別忘了問問題時要保持笑容,語氣也不要太嚴肅。

另外,講者站立的位置、姿勢,也都會對聽眾產生不同的感受。對那些看起來特別內向害羞的人,我在向他們提問時,會刻意的保持一定距離,甚至一邊說話、一邊微向後退,以降低他們的恐懼感。千萬記得,演講場合中講者的一舉一動,所帶來的影響力都是倍數放大的。

四、不必急著要求聽眾回答

丟出問題後的幾秒鐘,講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觀察對方反應,並做出正確的下一步。如果這位聽眾開始回答,我們只要站在原地、仔細聆聽就好。但是,如果對方答不出來,露出「讓我想想」的表情,講者就要趕快幫忙緩頰,為他多爭取一些思考的時間。

這時候如果盯著他看,只會讓他更著急、更想不出來。這時我會故意轉向其他方向,邊走邊重述一次問題,然後說:「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各位只要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就好。」這麼說的用意是降低講者的 「權威感」,鼓勵各種意見都能被提出來。
五、幫答不出來的人轉移焦點

即使運用了許多技巧,還是有可能遇到回答不出來的聽眾。這時候我不會強迫對方一定要給答案,否則當場面僵住,代表的不只是聽眾反應不夠,更顯示出講者的場面控制能力不佳。所以在每次提問時,我早已經準備好,對方答不出來時的「備案」是什麼。

我可能會立即請另一位比較外向的聽眾回答,或是轉而向全場聽眾發問,講者也可以自問自答。總之,要快速的把焦點,從這位答不出來的聽眾身上移開,幫他化解尷尬。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所有聽眾都看在眼裡,他們可能會想:「即使答不出來,這位講者也能流暢的進行下去。在這個場合發言,應該不會太有壓力。」

急著把全部內容說完,不如好好把重點說進人心

講究細節卻因小失大,讓人無言,
商業簡報關乎大事,不必太拘小節,
先講結論、再談細節,是最中肯的建議。

某次我去參加一場研討會,台上坐了正在經營中、南美洲市場的廠商,和台下數十家與會廠商一起討論可能的合作機會。

台下某一家廠商舉手詢問:「現在進口A產品到中、南美洲,是不是一個好機會?」這個問題一丟出來,很多廠商看起來都很感興趣,紛紛交頭接耳,並引頸期待台上的回答。

在座都不是小職員,講太細令人煩

台上的廠商回答: 「我的公司目前進口數十種產品到中、南美洲,所以在海關程序上經驗豐富。A產品主要會面臨幾個報關的問題⋯⋯」接著,他把報關可能成拖延的因素、隱藏成本等拿出來說明,還舉了貨物稅則的實際案例。

由於他的說明實在太「細」了,還跟提問者一來一回,討論非常瑣碎的執行細節,整整十分鐘的時間過去,但是他還是沒有給這個問題一個明確的答案。台下原本興致高昂的其他廠商,開始有人翻閱手上資料,或者各自交談起來。

眼看場面有些凌亂,台上主持人忍不住拿起麥克風問:「所以您的意思是,不建議把A產品引進中南美洲嗎?」

這位廠商回答:「也不能這麼說,雖然報關程序複雜,但是A產品的市場需求很大。事實上,我們公司正想要找合作夥伴。」聽到這裡,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他花了十分鐘的時間講「細節」,更糟糕的是,這些細節誤導了聽眾,把大家帶到相反的結論去。

主持人聽到他的回答,急忙要把失去耐心的聽眾拉回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有些人早已開始做自己的事,某些人甚至已離席。

而這些人在十分鐘之前,其實對A產品充滿興趣。

先扼要的講結論,才是含金量最高的

有了這次經驗,我深刻體認到「先講結論、再談細節」的重要。特別是在簡報、演講的公眾場合,面對的是一群人和他們寶貴的時間,和一對一的私下聊天不同。講者必須先將簡化過的結論說在前頭,後續才和聽眾互動,決定哪些細節該說、哪些細節可以跳過,也就是「由簡入繁」的概念。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還是覺得似懂非懂,以下我透過三個具體的例子,示範如何「先講結論,再談細節」。

  • 案例一

「A產品在中、南美洲市場的確大有可為,未來三年是非常好的投資時機!」——結論。

「但是,為什麼一般人沒有注意到這麼好的機會?那是因為不熟悉進出口流程,所產生的疑慮甚至誤解。其實只要知道風險是什麼,就可以有效因應。現在讓我為各位介紹,幾個常見的案例和解決方案。」——細節。

  • 案例二

「經過多方綜合評估,我們建議採取A方案。」——結論。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A方案的成本偏高,但是它帶來的三大效益,明顯超過成本。以下讓我從硬體、軟體、品牌這三個面向來向各位說明。」——細節。

  • 案例三

「今天簡報的主要目的,是讓各位了解目前製程的關鍵瓶頸是什麼,期待我們共同努力突破。」——結論。

「這場簡報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是基礎技術概念、產品推廣策略與第一季的目標,最後就是簡報的重頭戲『關鍵瓶頸的說明與討論』。」——細節。

對演講技巧的最佳考驗,我認為不是在熱烈的開場,也不是在漂亮的結尾,而是回答問題。從講者應對問題的方式,更可以驗證他邏輯思考、歸納簡化的能力。因為瑣碎的細節大家都會說,但是扼要的結論,可不是人人都能提得出來。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