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要繼續做這份工作嗎?」「轉換職涯跑道是否是個好選擇?」一份工作做了數年,難免會有疲憊和失意的時刻;懷疑自己、質疑工作的疑問也會隨之而來。面對這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分析、了解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和期待,以決定下一步的職涯方向。

Talent Tribune的總編輯Abby Perkins回顧過往採訪知名企業家的經歷,整理出成功企業家決定職涯規劃時會思考的三個問題,讓對職涯感到迷航的人釐清思緒,做出對自己最適當的選擇。

1.「我能懷抱著熱情工作嗎?」


撇去不合理的待遇、職場鬥爭等因素,Abby Perkins表示,對工作沒有熱忱、不再期待,狀況可以分為兩種:對工作沒有興趣、被工作的挑戰擊垮。

若是對現在的工作沒有興趣、無法得到樂趣或成就感,可以分析自己當初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以進行下一步的規劃。如果當初是因為薪資等外在條件而決定工作,可以思考:「這些條件至今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現在的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嗎?」「如果踏入有興趣的領域,我有能力得到我想要的待遇嗎?」等問題,釐清自己的價值觀和思路以做出選擇。答案沒有對錯,但需要認真思考,才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然而,若本來對工作有興趣,也有可能因工作太久、太累導致彈性疲乏,開始倦怠、麻木自己。此時,適當的休息與放鬆,並回想自己申請這份工作時的期待與想像,可以替自己找回熱忱。此外,可以設法跟主管、同事溝通,表達自己的狀況和困擾,討論出解決方法;但若是工作已明顯影響到身體健康及心理狀況,向上反映後也無法調整現況,應該以自己的健康為重,別為了工作犧牲健康。

2.「我有持續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嗎?」


據統計,台灣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7到13年,找一份工作就能做到終老的想法已幾乎不可行:想要維持競爭力,就需要不斷的成長、提升自己。

如果現在的工作無法給你任何壓力或挑戰,回顧每周、每月的工作進度後看不到自己明顯的成長、努力爭取也得不到改變的機會,那可能要思考:我還能做出什麼改變?我留在這裡工作能得到什麼?我期待長久在這裡工作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現在的工作是否值得自己長留?

3.「我對這份工作的期待是什麼?」


唯有了解自己,才能知道前進的方向,繼續前行。決定一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設下目標,設想自己繼續工作一年、五年、十年後的樣子:我期待這段路程中能遇到什麼樣的機會?希望自己獲得怎樣的改變?

了解完自己的想法與期待,可以規劃自己的實踐計畫表,並請工作資歷較久的前輩分享工作相關經歷。若發現自己對這份工作沒有任何期待,可以多研究業界其他公司的發展、並分析自己工作以來的成長或經歷,以客觀的角度分析,避免受主觀的情緒影響,得到更實用的答案。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