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路上,許多關鍵時刻,推薦信和知名人士引薦能夠為我們打開一條快速穩健的道路。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平台Jobvite的研究,有力人士的推薦會讓求職者比其他人多出十五倍的被錄取率。然而,倚靠「攀關係」或「引用話語」的方式來增加能見度或提高身分,如何拿捏是極度重要的。TheMuse資深作家Sara McCord依照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常見的三大錯誤。

NG1:忘了事先與關係人聯繫,探求意願


在每次「攀關係」前多數人都會經過沙盤推演,在對話中該如何自然不刻意的提及呢?在寄信時如何產生連結呢?但多數人往往會忘記事先與該關係人聯繫,而這可能會讓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

常見可能發生的憾事包含以下三種情況:首先,可能該關係人與你的關係非常不深厚,若擅自使用他人名義「抬舉」自己,反而有沽名釣譽的嫌疑。再者,該關係人與對方的關係未必融洽,若提到商場上或私生活中的死對手,最後將會適得其反。最後,該關係人背後可能有更適合的推薦人選,若事前未做詢問,往往會喪失最好的一把利器。

NG2:說了一個不熟識的人物


這看似誇張的錯誤,卻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說出一個不熟識的人物不但讓旁人感到困惑,更可能會對你有「不誠實」或「言過其實」的負面觀感。職場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往往提及的關係人與對方可能是舊識,藉由轉寄詢問或副本可能就拆穿所有謊言。

為了解決這樣的方式,作者提出以下兩個對應方式:首先,誠實列出所要「攀關係」的人與你的關係,如演講後私下相談甚歡的講者等,讓該關係人在收到信件後不會滿頭霧水。此外,也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如LinkedIn, Facebook)主動聯繫公司內的員工,並直接列出這些曾經見面或談話過的同事。

NG3:以為一切將平步青雲


多數人可能以為在這樣「攀關係」得到新機會,一切將進展順利。然而,對大家而言真正的考驗才正要開始。這種走捷徑的方式僅能獲得門票,但對真正考驗在後頭;重要關係人可能會成為加分事項,但「你是誰」才是最終成功與否的關鍵。

這三大錯誤看似荒唐,但實際上在職場中卻常見,並且可以摧毀一個人苦心經營的形象。職場人應當引以為戒,以免讓這些提升自身地位的方法變成壓壞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