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去年十月推出“電腦及通訊設備回收計劃”,至上月底回收了一萬六千多件廢舊電子產品,回收率較理想。當中不乏較新型且符合官方捐贈要求的舊電腦,經處理將轉贈本澳慈善團體,其餘會由參加計劃的承辦機構有序拆解,再運往其他地區處理,踐行善用原則。

本澳人口持續攀升,加上物質生活豐裕,直接導致十多年間垃圾倍增,當中既有生活垃圾,也有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學校及居民替換下的電子產品。數字顯示,本澳每年約產生七千噸廢棄電子產品,涵蓋品種廣,數量驚人。除了部分流入二手市場回收再用,其餘如“雞肋”般被棄置,十分可惜。其影響不只是垃圾壓力、逼爆堆填區,電子垃圾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必須投入大量資源謹慎處理,避免污染物外洩。

當局去年推出計劃,多渠道回收仍具價值的電子廢棄品,透過轉換用途給予後續再生及資源化處理,助堆填區減壓,同時引領大衆尤其青年響應環保,減少浪費。環保當局昨組織高校學子參觀電子回收處理場,了解回收廢棄物後的處理程序。亦邀請本澳多所大專院校合作,於大學校園設置回收攤位。

當局預期以一年先導計劃測試公衆反應和參與度,目前錄得回收廢舊電子產品數字為半年成果,接下來半年仍有很大改進空間。應充分總結工作,檢視不足,強化宣傳,考慮推出更多鼓勵措施,如各區增設回收點、強化宣傳教育,效法一些地區以積分引領大衆響應回收計劃。

環顧周邊先進國家及鄰近地區,廢棄品處置、分類回收以至再利用經驗豐富,還望跨部門多向外學習,調整思維,訂立長遠規劃,為坊間尤其業者提供妥善處理電子廢品指引。不妨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強化回收網絡和技術互補,共建完善廢品回收體系,達至精明回收,為長遠完善本澳大規模回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