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創業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本地社會對創業的認知整體提升。包括認同創業是可取的職業選擇,創業成功會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尊重,公共媒體上經常可看到創業成功故事。在本地甚至整個中國人社會,鼓勵青年人創新創業要說服的對象永遠不止於青年人,而是傳統社會尤其是成年人。這不僅僅關係到資源的投放,還包括整個文化氛圍,尤其是包容失敗和鼓勵創新的意識。

曾經在一個創業交流會上,聽到一名年輕人這樣問:創業要面對很多挑戰,如何讓父母也支持而不是阻力來源?過來人這樣答到:如何說服父母,就是創業者第一個要克服的挑戰!

創業創新很活躍的西方國家,與東方社會尤其是家庭有着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人們談到西方年輕人的創業創新,常常會說到車庫創業,所謂車庫就是後家園,就是創業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同和家人支持的象徵。西方社會關於創業創新的啟蒙是放在家庭,正如東方社會商人家庭的下一代更容易走向營商之路。

正因為東方社會缺乏了創業創新的家庭氛圍,應試教育形成制度,除了社會資源導向,正是傳統價值觀的體現。故中國內地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首先從教育制度改革做起,並在學校廣泛推動創業創新,來填補家庭啟蒙的缺位。

澳門社會的傳統文化與內地相差不遠,曾幾何時創業也是社會普遍不抱厚望的選擇,對推動創業政策從根本上質疑的大有人在。故調查結果顯示整個社會對創業的認知和認同感上升,要歸功於過去一兩年社會各方在推動青創方面付出的努力。如調查所指,創業成功會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尊重、公共媒體上經常可看到創業成功故事,可見透過媒體進行大量的公衆教育,對於扭轉社會對青創的態度起着多麼重要的作用。

創業被認同,其重要性不比直接提供資源低。更深層次的認同,是對失敗的包容,因為這是創新的動力。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