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創:創業培訓增市場認知

政府協助青年創業不遺餘力,除了有青年創業援助計劃,還舉辦不同的課程,以協助年輕人了解市場和創業方向。有中小企業稱,相關援助計劃申請要求有助加深年輕人對市場及經營的認知,令店舖更有規劃發展。另有中小企指本澳營商環境未如理想,建議政府從根本上幫助年輕人創業。

有開業逾半年的咖啡店負責人蘇小姐表示,創業最難在於籌集資金。店舖成立初期,因應需求申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旨在增加資金流動性。申請計劃中的一系列要求包括修讀相關課程,她認為有助增加創業者的經營知識及發展規劃等,而非單憑一腔熱誠便可經營得當。援助計劃近月審批成功,獲取的款項理想。第一年免還款期,其後才開始還款,有信心期內順利償還款項。

她坦言,本澳市場不大,且創業投資門檻高,如面積約一千平方呎的店舖裝修費用已近五十萬元。且澳門咖啡店林立,縱使每家店各有特色,但當市場飽和時,不少店舖會降價引客,造成惡性循環,最終難以維持經營。故創業者更要規劃好店舖發展方向,不可隨波逐流。

多元措施完善營商

另有開業近兩年的寵物美容店負責人應小姐表示,創業由零開始,既沒門路,亦無指標可參考,走了不少“冤枉路”。當年為更好的經營店舖,申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及“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獲得一定量的資金援助,加上經營有道,令生意得以擴展。疫情對生意有一定影響,故申請“調整各項援助計劃的還款”,每月最低償還一千元,尚餘欠款將在餘下還款期內平均償還。

她坦言,相關援助計劃申請手續簡便,吸引不少青年衝動創業。但理想與實際操作會有距離,創業遠比想像中困難。資金往往不是最大困難,反之,市場競爭、產品競爭、缺乏營商經驗、人資及舖租等,是創業者需解決難題。期望政府在援助計劃上除要求修讀相關創業課程,還可透過多元化措施,完善營商環境,從根本上幫助年輕人創業。

本報記者 吳文嘉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