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輪“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昨起接受報名

勞工局人員協助市民報名
電工烘焙受歡迎 八百學額下周二截

帶津培訓三輪首日千二人報名

勞工事務局推出第三輪“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昨日起至本月十九日進行網上報名,有需要的市民亦可親臨各服務點由專人協助辦理。不少失落於首兩輪的居民提早到勞工事務局報名,希望提高成功率。有年長居民因疫情下被放無薪假,希望透過計劃轉行,延長個人職業生涯。另有畢業新鮮人冀藉計劃尋找與自身專業有關的職業,吸收更多經驗。

經濟差培訓博轉行

昨日早上約八時,勞工事務局總辦事處已有首名有意參與計劃的人士到場等候,至九時有逾三十人排隊。昨首日報名情況踴躍,全日共一千二百一十九人辦理了報名手續。其中最受歡迎的三個項目依次為電工入門、烘焙及甜品。勞工局會於報名期結束後加緊進行入學甄選程序,確保課程能盡快順利開課。

今年五十多歲的余先生任職酒店穿梭巴士司機,受疫情影響,由二月起被公司安排放無薪假至今,直言“有諗過揸的士,但這段時間又搵唔到食”。曾向勞工局求助,爭取做同類職業,但一直未收到通知。他明白目前本澳經濟環境差,加上自己年齡處於尷尬期,難搵工,希望參加“帶津培訓”計劃,嘗試轉回“老本行”做點心師傅,惟兩次報名都因滿額而“撻Q”,今次便提早於首日上午八時到場報名,希望增加成功機會。

新鮮人多學多嘗試

管先生上年大學畢業,他擁有建築設計及工程專業學位,畢業初期曾在內地短暫協助老師參與專業有關的事務。返澳後,本以為行業需要更多人才,沒想到事與願違,一直未能找到對口工作。“馬死落地行”便在餐廳打工送外賣。他認為,“帶津培訓”計劃有面試推介,是個很好的入職途徑,故希望參加上一輪計劃,報讀家居設計,順道提升自己,只是未能成功入讀。新一輪計劃沒有相關工作,便改報與水電相關的職業,認為對自身專業有幫助,倘成功報讀及獲轉介入職會嘗試,希望吸收更多經驗,對日後職涯發展有幫助。

他沒有抱怨名額不夠多,明白相關行業沒有足夠名額,不能強行安排。“有幾多張櫈預幾多個人,才是實事求是做法”。

有前兩輪項目招生

第三輪“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課程類別除維持前兩輪的建築及設施維護、重型機械及餐飲範疇外,還新增零售、個人護理及服務範疇,將推出十四項培訓課程,課程包括電工、水喉工、模板工、舞台劇場技術員、貨車吊機操作助理、零售前線、零售後勤、美容師、美甲師、美髮師、長者護理、烘焙、甜品及咖啡課程,提供八百個學額。為配合報名工作,周六及周日勞工事務局總辦事處及職業培訓中心亦會提供服務。如有查詢,市民可致電八二九一 四八八八或瀏覽勞工事務局網頁 www.dsal.gov.mo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