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人員素質數量
醫療困局繼續成爲社文範疇施政方針辯論焦點,尤其醫護人員的質素及數量不足,如何挽回社會信心、應付現在及未來離島醫院落成後的人資需求。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稱,政府重視醫護人員質素,會嚴格招聘,當本地人資不足才會外聘。強調培訓在職醫生及專科最急切,預計專科學院最快一至兩年內或可成立。
硏醫療券直資私醫
針對醫療問題,多位議員都提及和質疑。議員施家倫指出,離島醫院二○一九年竣工,人資如何解決,現時培訓能否滿足?詳細規劃如何?醫護缺口又如何解決?現社會對《醫療專業人員註冊制度》有不同聲音,醫療專業人員要專業自律、自我要求,註冊應嚴格把關。議員鄭安庭說,政府醫療系統今年計劃招聘五百二十九人,當中專科醫生僅佔十四人、全科醫生十八人,培訓一名醫生約需六年,澳門醫生數量遠追不上實際需求。又要求政府適時檢討澳門的醫療質素,增強市民的信心。議員陳亦立冀政府做好醫療帶教老師的挑選及把關。又稱公立醫療及政府資助非牟利民間醫療機構已搶走私家醫生很多客人,私醫成為弱勢,希望政府將三億醫療券費用直接資助私人醫生,對此譚司稱會研究。
澳人資不足方引援
就醫療人資問題,譚司表示,現時醫療人員已很努力。公立醫院今年招聘五百二十九名醫護人員,首先會本地招聘,若不夠才會外聘,但不容易,因按澳門現時的醫療薪酬水平,難以外聘高質素的醫護人員,特別是醫生。但政府不能不做,他將於下周到北京與國家衛計委開會,請求提供方便,讓澳門輸入高質素醫護人員,彌補本地人員不足。
譚司強調,政府重視醫護人員素質,不是讀完五、六年醫科課程,大學畢業就可以做醫生,必須考核。過去政府已與鏡湖及科大合辦了培訓班予畢業生進修,效果不俗。政府請醫療人員必須嚴謹,不能隨便。日後澳門要設專科學院,並已啟動了研究,最快一至兩年成立。
專科學院需求更殷
議員徐偉坤問政府為何只研設醫學專科學院,而非醫學院,認為兩者可並行。譚司表示,將來澳門有不少新的醫療設施,澳大也具規模,獨欠醫學院很可惜及遺憾,但經諮詢高校校長及醫護界後,認為澳門需要醫學院,但不急切。現時最需要培訓在職醫生,尤其專科醫生不足夠,故更急於設專科學院,如此才能提高醫療水平。若澳門沒有相關的專科醫生可以從內地、葡國引入,也可向鄰近地區的醫療機構購買學額。
譚司又說,政府投資澳大已一百多億元,建醫學院最少要三倍金額,數字令他“嚇了一驚” ,投資非常巨大。不過,澳大橫琴校區已準備好土地,如有需要肯定可建醫學院,但最少要十至二十年後。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