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需教育改革配合

越來越多專業團體深入校園介紹行業前景和職業生涯,這對開闊學生視野、制訂生涯規劃很有幫助,也有助於修正澳門基礎教育的應試特性,慢慢轉變傳統教育模式走向多元和創新,配合整個城市的長遠發展方向。

會計專業團體深入校園,直接結果是大學會計科本地收生有明顯上升,可見專業人士的推介對學生有重要的啟發。從另一個角度,單靠學校為學生提供升學和生涯規劃知識並不足夠,甚至不能緊扣社會的發展趨勢。

應試教育仍然是本地基礎教育的主流,在中學甚至大學,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社會發生直接聯繫非常少。雖然政府和民間社團每年都積極組織社會活動和出外參訪,但如果學校教育模式和內容未能配合,活動停留在表面,走訪也僅僅是走馬看花,並不能真正起到啟發和深化知識的作用。

澳門社會長年喊多元發展,現實是多元人才不足。除了基礎和大學教育未能緊扣社會脈搏,家庭文化也是重要一環。很多曾經打算走不一樣教育路的學校,後來慢慢都向傳統教育模式修正,其中包括來自家長的壓力。所以有學校認為,應該讓家長來聽聽會計專業人士的推介,原因就在於,如果子女的升學方向、生涯規劃,乃至於多元發展思維和創新教育不能得到家長和社會廣泛認同,將寸步難行,事倍功半。

國外早就流行的產學合作,應該更早地引入基礎教育作為啟蒙。內地推行創業創新後,在教育方面最大的動作是改革制度。如今進一步鼓勵在校園廣泛設立創業工作坊,不是為了培養營商人才,而是彌補東方家庭教育中鼓勵多元創新的功能缺失。西方國家多元和創新的啟蒙,很大程度上由家庭來承擔,所以有那麼多的車庫創業。而東方家庭鼓勵好成績和升學。

澳門正大力推動葡語國家服務平台,要說服年輕一代投身這項長遠事業,恐怕先要教育好家長。


春 耕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