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本書提供簡易步驟與有效的練習方法,協助讀者一步步累積知識、提升「品味」,並學會運用「品味」改善工作能力,為每一次的工作產出,創造全新的價值——創造多少價值,將決定獲得多少報酬,所有工作皆是如此。
文:水野學(みずのまなぶ)
品味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洞察
若要具備好品味,累積知識、向過去學習非常重要。但同樣地,品味也代表著一種洞察機先、掌握時代脈動的能力。
前面提過,如果一下子就飛躍到太遙遠的未來,只會讓消費者產生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而無法接受。產出本身其實只需要領先時代半步即可,但為了達成這半步的領先,卻需要能預測出下一步、甚至下兩步的品味。
了解過去並累積知識,與洞察機先並掌握未來,兩者看似互相矛盾,在我的認知中卻有明確的關連,因為以知識為基礎的洞察力,同樣也是一種品味。
以經營品味為例。
「為了公司業務計畫的長遠發展,必須先收購這家風險企業。」許多具備洞察力的經營者可能都曾經這麼做過。社會大眾對他們的評價,普遍也是經營品味出眾、投資直覺敏銳。事實上,在受訪的過程中,當有人問起:「社長為何能夠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向呢?」還真有些經營者會回答「靠多年的直覺」。
但就我的觀察,這些社長多半對市場動態累積了大量的知識與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做出屬於個人的預測,以及經營決策的判斷。只是一連串的思考過程通常很難用言語說明,才總是用「直覺」一語帶過。
再舉另一個占卜的例子。
有些知名的算命師,因為算得很準,常被懷疑是不是「有超能力」。不過只要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就會發現,有不少人其實只是「運用自己全部的知識來說服他人」。
再者,占卜的種類五花八門,有些看起來類似統計學,前陣子我個人對風水產生了興趣,買了十幾本書回家研究,最後恍然大悟——
「風水表面上看起來是占卜,其實就是與『氣』有關的知識集合。」
這裡的氣不是氣功的氣或靈氣的氣,而是指大氣的氣。「風水」顧名思義就是風跟水,是以溼度、溫度等天候與地質知識為基礎,推導出未來的方向。
風水原本偏向都市計畫,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了專談「在玄關放黃色擺飾」等枝微末節知識的學問。
例如:「怎麼做才不會讓人生病?」、「戰爭遭到攻擊時,怎麼做才會比較容易防守?」、「怎麼做才能順著風和水的流向,建造出美麗的都市?」當思考這些問題時,溼度、風向、土地結構等知識,以及過去的案例等都是重要的參考,有了這些知識作為基礎,最後才能推導結論。
簡單地說,「要是在一個通風不良、容易滋生黴菌的環境建立城市,爆發傳染病的機率就會大幅提升;如果出現許多病患跟死者,城市便會衰敗。」這種說法雖然既合理且實際,但為了預防災難的發生,在制定都市計畫時,還是不得不採用人們更容易接受的說明方式,像是「在東方或北方是龍穴」的概念。所以不難想像,那些號稱算得很準的算命師,應該也都是有品味的人。
到了現代,我們也可以以知識為基礎,對身邊的事物進行預測,而且也應該這麼做,因為這關係到品味的培養。
例如,當我準備在代官山開設事務所時,在建築物還沒蓋好之前,就先和屋主簽定了租約。當時建地才剛圍起來,正要進行基礎工程,我一看到就立刻與告示牌上的起造人聯繫:「我對這棟建築物很感興趣,可以讓我看看設計圖嗎?」實際蓋好之後,這間辦公室確實相當舒適,不但採光良好,頂樓的視野也非常開闊,宛如置身海邊——good design company就是這樣誕生的。
開設事務所是個重大的決定。像我這樣,連建築物會蓋成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只因為「這塊土地很好!感覺很舒服!」的理由,就貿然決定的行為,或許有人認為「是靠品味決定的吧!」或「直覺好準!」,但一切其實都與知識有關。
事務所的地點在一處高地,採光佳、通風良好、非常舒適。加上這裡屬於第二種中高層住宅專用區,完全不需要擔心未來會出現任何吵鬧的商業設施。
有時會聽到這樣的抱怨:「當初買這棟公寓,就是因為看得到東京鐵塔,結果前面竟然蓋了一棟大樓,現在什麼都看不見了。」會遇到這種狀況的人,就是沒有以知識為基礎進行預測,很可能就是缺乏品味的人。即使不具備相關知識,只要稍微調查或去附近打聽一下,就能事先了解;如果連這種程度的努力都做不到,做出錯誤的選擇也就不足為奇。
如果是前方有首都高速公路經過的大樓,雖然可能很吵,但前面就不太可能再蓋新的大樓,自然就能滿足「看得到東京鐵塔」的期望。如果首都高速公路有改建計畫,只要先取得相關的知識,了解改建的區域,就有助於做出正確的預測。
此外,只要仔細觀察山手通,就會發現有些地方蓋了類似長靴的L型建築物,這些多半是未來道路拓寬時,會進行區劃整理的區段,所以建築物在興建時會預想到幾年後的改建或拆除。希望「在大馬路旁邊開店」的人,只要能提前注意這些地段,說不定將來也會變成大馬路。都市計畫通常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決定,知道、不知道,或者有調查、沒有調查,基本上就決定了預測的正確與否。累積知識之後反覆預測,必能讓品味有所提升。
客觀知識的多寡,決定了品味的好壞
品味是建立在知識之上,這個觀念我應該已經傳達得很清楚了。
不過我想再說明一點,我並不是指任何知識都一定是好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想想流行時尚。
假設有位A君,從學生時代起,「總是穿著看起來很普通的針織衫,卻令人覺得既時尚又有品味」。
對時尚沒有興趣的人,可能會覺得他也沒花什麼心思,只是選了「看起很普通的針織衫」,不知為何卻令人感覺很有品味——但很明顯,事實並非如此。
A君應該對流行時尚下了很多工夫,對於服飾及時下流行瞭若指掌,對自己的體型、個性、氣質等客觀資訊也都能確實理解,結合兩種知識之後才做出了服裝的選擇。
另一方面,有位B君「總穿著時下最流行的服飾,看得出來她很喜歡時尚,但看起來卻沒什麼品味,也缺乏時尚感」。B君雖然跟A君一樣,應該也花了很多工夫研究時尚,但她的知識卻非常狹隘,只集中在「現在流行什麼」,或許她很清楚「人見人愛的穿搭」資訊,卻缺乏對自己的體型、個性、氣質等客觀資訊的掌握。結果選出的衣服,總是無法達到襯托自己的目的,看起來不但缺乏品味,也不時尚。
從這個例子不難理解,要提升品味不能只是累積流行資訊,如果要使無法量化的現象呈現出最佳樣貌,客觀資訊也一樣重要。
品味最大的敵人,就是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在主觀意識的影響下,無論收集多少資訊,都無助於品味的提升。
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成見,思考方式和過去的人生經歷,造就了一個人的全部。從個人的穿搭打扮,到商業領域的計畫方案,我們都很難打破主觀意識的框架,達到真正的自由。
但正是因為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由,才更需要有意識地摒除成見,拋開先入為主的想法,收集客觀的資訊,正是提升品味的不二法門。
我經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是學校有教提升品味的課程就好了!」因為學校教育的設計,正是學習收集客觀資訊最有效率的方式。只是現在的學校雖然可以學到歷史、數學等客觀資訊,美學相關知識卻被當作自修的內容而遭到忽視,結果就會產生前述例子中A君與B君的差異——懂得收集客觀資訊,與不會收集客觀情報。
要求一個兩歲小男孩挑選品味很好的衣服,應該不太可能,雖然每個小孩之間都有個人差異,但沒有一個小孩天生就是A君或B君。即使真的有所謂天生的品味,造成的影響也相當有限,後天的因素才是造成差異的主因。
喜歡粉紅色,就買粉紅色的衣物;熱愛戶外活動,就買適合戶外活動的裝備;注重機能性,就買運動品牌出品的服飾;只在意價格,就買平價的服裝。
無論理由是什麼,人總會依照喜好做出選擇,而所謂的喜好,就僅僅是個人主觀而已。
如果能夠加入「什麼樣的服裝適合自己」的客觀性,就更能發揮品味的力量,讓無法量化的現象呈現出最佳的樣貌。
如果你很幸運,是像A君這樣的人,那就繼續累積客觀資訊。如果很遺憾的,你是像B君這樣,對品味缺乏自信的人,就試著摒除主觀的「喜好」,收集客觀資訊。要是你跟A君、B君都不一樣,「既沒有偏好,也不具備知識」,宛如純白的畫布,那就更有利於客觀資訊的收集。不過在進行之前最好有些自覺,認清自己過去並沒有為了獲得知識而努力。
「想挑選有品味的家具,卻選不出來。」這樣的人應該原本就對室內設計缺乏概念,卻常常在逛了幾家家具店,了不起翻翻五、六本雜誌之後,就輕易地說出「我做不到」。
但一眼就能挑出好家具的人,可能至少翻過一百本甚至兩百本室內設計的雜誌,或是逛過很多家具店,或者曾向專家請益,吸收累積了足以和專家匹敵的知識。也許不像在學校讀書那樣辛苦用功,只是當成興趣樂在其中,但最後卻能累積龐大的知識,再加上能以客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房間」,才能選出理想的家具。
對自己的品味缺乏自信的人,必須先認清自己收集的資訊其實很少,客觀資訊也相當缺乏。就算是能瞬間就讓事物呈現出最佳樣貌的人,其品味絕不僅是來自感覺,而是來自大量知識的長期積累;換言之,品味要透過深入鑽研,而且是任何人都能擁有的技術,絕非與生俱來的才能。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品味,從知識開始:日本設計天王打造百億暢銷品牌的美學思考術【暢銷紀念版】》,時報出版
作者:水野學(みずのまなぶ)
譯者:葉韋利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good design company負責人
熊本熊、ANA、UNIQLO日本創意品牌總監
——————水野學——————
毫無保留,全面公開!
打造暢銷品牌的成功祕訣
╳
提升工作價值的美學思考
日本設計天王——水野學,曾榮獲世界三大廣告獎「The One Show」金獎、D&AD銀獎等多項國際獎項,其設計理念強調除了美感,也要兼具銷售力。
水野學曾與眾多日本知名品牌合作,利用自身美學品味,為品牌設計出獨具特色的產品,例如NTT docomo、茅乃舎、相鐵、JR東日本,甚至台灣7-ELEVEN的7-SELECT系列也是出自他獨有的設計思維。
水野學認為——
品味絕非與生俱來的才能,只要了解方法、做好功課、花費時間,任何人都能擁有好品味。
透過累積大量知識,就能讓事物瞬間呈現出最佳樣貌。
如今正是以「品味」決勝負的時代,提升品味,就等於掌握了脫穎而出的關鍵。
時代已經改變了。光是製作出好的東西或精彩的廣告,都不保證會讓商品暢銷。「堪用就好」的思維,已經不足以應付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
創作的發想、產品的設計或產出、賣場的設計、宣傳方式……
如果不能站在「品牌」這條河川的上游往下游看,
從各個切入點提出解決方案,商品就無法暢銷。
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多元的品味將會是強力的武器,必然能對你有所助益。
——水野學
「雖然很醜、但很實用」的商品,也勢必越來越難說服消費者。
我們即將迎來的,正是「品味」成為必備技能的時代。
任何商品,或甚至只是職場中的一份資料、一張便條,都受到「視覺」的強烈影響!
不論產業、不論位階,無論工作做得多好、製作出多麼便利的商品,
只要無法控管視覺層面的品質,就無法打動人心。試想:
只用最好的小麥、最好的水,最好的天然酵母、最好的窯、搭配最好的技術製成的麵包,放在粗陋的器皿裡陳列,最後隨意裝進薄薄的塑膠袋出售——這樣的麵包會賣得好嗎?顧客真的會覺得好吃嗎?
製作資料時,應該有一套最適合的字型、圖表或整理方法。如果有人提出的會議資料或企劃書總是讓人看不懂,大家會把他視為工作能力很好的人嗎?相較之下,另一位能夠精確整理資料、讓重點一目了然的人,哪位比較優秀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美感僅是基礎,打造眾多暢銷品牌的創意總監水野學,主張的是「品味」。
「品味」追求的不僅是表面的美感,而是由深厚知識累積而成的「洞察力」與「精準度」,
如此,才能擁有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工作產出。
本書提供簡易步驟與有效的練習方法,協助讀者一步步累積知識、提升「品味」,
並學會運用「品味」改善工作能力,為每一次的工作產出,創造全新的價值——
創造多少價值,將決定獲得多少報酬,所有工作皆是如此。
既然所有的工作都是一種產出,那麼,就必須是有品味的產出。
只要藉由知識的累積融合,最終總會找到正確答案。
這正是為何我敢誇下海口「人人都能學會創造暢銷商品的祕訣」。
——水野學
品味並非天生才能,而是透過後天習成!
日本創意總監水野學不藏私揭露日常生活中的品味練習:
- 分析經典商品的普世特質
- 深入探索自己的喜好
- 絕對不說「這樣感覺比較好」
- 活用「小眾領域」的知識
- 刻意改變日常規律
- 每天花五分鐘逛書店
- 與人生前輩交流
- 將挑選衣服視為打造自我品牌的過程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