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等到回首來時路的時候,我才深刻地體會到,就算最後選擇的仍是最初那個模擬版本,但那也是千錘百鍊之後認定最真實反映未來的版本。這些過程是為了選擇,選擇是為了更好。


文:郝旭烈

專案迷思:朝令夕改到底對不對?

  • 修正是面對不確定的常態
  • 共識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進入職場之後,常常會聽到同事之間抱怨:

「老闆怎麼一天到晚改來改去?」

「真不知道老闆腦袋裡面想些什麼,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

「老闆就不能想好再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嗎?這樣一直變一直變,實在很打擊士氣。」

……(族繁不及備載)。

雖然對老闆的抱怨從來不缺,也不只這一樣,但對於變來變去,改來改去,讓員工疲於奔命的感覺,讓員工原地打轉的感覺,可能是這些抱怨油然而生的原因,但是我不禁想問:

「老闆真的願意這樣子嗎?」
「老闆真的是想不清楚嗎?」
「老闆真的喜歡一直變嗎?」
「老闆真的喜歡一直改嗎?」

其實,誰不知道從小到大「朝令夕改」就是一個負面的代名詞,相信在老闆們心中,每次只要改、只要變,而且頻繁度又高,自己擔心給員工帶來「朝令夕改」的壓力,應該不亞於員工接收到「朝令夕改」的壓力。所以在這裡,主要探討兩個關鍵問題:

  1. 朝令夕改,到底對不對?
  2. 不論對錯,該如何因應?

一、朝令夕改,到底對不對?

首先,我們來看看朝令夕改這件事情到底對不對,我先舉幾個自己在職場、生活或家庭的情境故事給大家分享。
同時,大家也重新回味一下,我在書中一開始對專案管理所下的定義:「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

1. 改變財務預測

記得在半導體工作的那十幾年,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內容,都是「預測」和「規畫」未來公司的發展和計畫。簡單來說,就是要根據趨勢來假設未來消費市場可能會有哪些商品,這對於公司的IC產品會有怎麼樣的需求變動,而這種需求變動需不需要我們擴充產能,增加產能後能帶來多大收益,需要投入多少資金,然後目前的現金流和人力資源是否跟得上等等。

這些計畫的最終目的,要不是和董事會申請預算,要麼就是和合作夥伴報告,甚至需要政府的核准。

前面說了這麼多過程,最主要是凸顯專案牽涉層面非常廣,變動因素非常多,甚至有時候計畫長達五到十年,也就是說預測時間非常的長。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能夠盡可能完整,我忙著收集各種不同資訊,幾乎每天都在建立財務模型,或者說,調整的數字根本是天天變、時時變、分分變。

還記得有一次為了跟董事會報告,一週的時間內,針對未來長期的五年計畫,我的電腦裡面就儲存了將近快200多個不同的版本。(那時真的快瘋了。)

最令人不解的是,到最後呈報的版本,竟然還是一開始模擬的版本。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主管很機車,又心有戚戚焉,一整個腦袋裡面想著: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老闆何苦,為難小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等到回首來時路的時候,我才深刻地體會到,就算最後選擇的仍是最初那個模擬版本,但那也是千錘百鍊之後認定最真實反映未來的版本。這些過程是為了選擇,選擇是為了更好。

2. 改變研發項目

後來因緣際會,和同事一起參與了流程改善的專案,其中有一個專案是專門幫研發單位「整理」他們服務客戶的專案和流程。

至於「整理」的目的,竟然是要從將近30多個研發的趨勢產品裡面,砍掉20多個產品項目,要求最後只能留下10個以內的研發項目。

那時候聽到這個消息,心中非常納悶與不解,尤其砍掉的這些專案,都已經投入了非常多的資源,甚至有一些可能都已經接近了可以生產或銷售的階段。

這種雖然不是「朝令夕改」,可能只是「春令秋改」或「夏令冬改」,但是對於公司投入的資源還有人力變動,都是非常茲事體大的事情,為什麼可以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做出這麼大的變動和決定?

幸運的是,我剛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研發部門大老闆,以及負責整個縮減項目的專案經理,我就請教他們關於重大項目變動的原因是什麼?

當然,過程不免俗聊了許多其他細節,但最重要的反而是他們幾乎一致說出的這兩句話:

「情況和當初不一樣了。」
「這樣子對公司比較好。」

他們輕描淡寫地回答,卻給我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啟發和新的思維,那就是不一樣就要跟著變,哪裡好就往哪裡去。

3. 改變職場賽道

記得當時從台灣半導體公司被派駐大陸工作的時候,我內心肯定且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會把任期坐滿才回台,甚至還想看看大陸有沒有不錯的機會,就可以繼續待在那裡發展。

誰知道,大概工作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我發生了重大車禍,還好雖然整台車毀了,人卻沒有大礙,也因為如此,突然覺得生命無常,於是決定提早回來台灣,結束了外派的日子。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心中暗暗下了決定,以後絕對不要再跑這麼遠去工作了,尤其是「父母在,不遠遊」。再加上回台之後的工作內容,還有跟隨的老闆,都讓我滿意到不行,所以一直不覺得自己有一天還會再踏上中國那片土地,延續職場生涯。更不要說,轉換到和半導體產業幾乎不相關的領域。不過,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個轉機是學生時代超級好友的推薦,除了讓我從電子業跨足到金融業,還因為工作職掌的關係,可以跑遍中國大江南北。所以,我做了一個自己原來覺得不會再做的決定,「重返中國工作」。(附帶說明一下,薪資條件的提升當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素。)

就是這樣,一個工作轉換,相信對我人生接下來的蝴蝶效應也非常顯著。人算還不如天算,計畫趕不上變化。至少在履歷表上,我會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經歷,看似突兀,實則增值。

4. 改變選讀科系

另外,像大女兒三年前從台灣前往美國唸書,才念了不到一年多就碰上新冠疫情,又剛剛好她所在的州正是第一個發現染疫者的地方,短時間之內疫情迅速蔓延,我們夫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火速讓她回台。至少在自己身邊感覺上比較安全。

然而,誰又能想到,以為只是短暫回台,結果線上網課這種上課形式一上就搞了一年半。這一招讓一堆原來要海外求學的遊子,最後都用連線的方式,「在家裡」感受不一樣的「留洋」體驗。

尤其是,大女兒本來在美國念醫科先修班,所以很多需要在學校實驗室上的課程,或是一些需要現場手動的課程,完全沒有辦法進行。

陰差陽錯的情況之下,她除了了解更多美國以外的醫學進修方式,還因為待在台灣有更多時間,更多機會,甚至更多實習,接觸到其他各種不同領域的人事物。

後來有一天,她告訴我說,她想要從原來的醫科轉向心理系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就舉雙手雙腳贊成。

其實我心中的OS是:「怎麼轉都沒關係,人生本來就該轉來轉去,所有的過程,只不過是階段性的任務,階段性的目標。」

誰知道哪一天,她不會從心理系轉到哲學系,從哲學系轉到園藝系,然後再從園藝系又轉回醫學系。看她這麼喜歡看動漫看韓劇,難保有一天她不會跑去學演戲。轉來轉去又怎樣,變化無常本這樣。

But,「So What!」(但,那又如何!)我還不是一樣。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專案管理:玩一場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商業周刊出版

作者:郝旭烈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淡馬錫集團前財務長、台積電前財務主管——郝旭烈(郝哥)
帶領高效團隊必懂的「專案管理」
一本老闆送主管、主管送部屬、部屬會團購的專案隨身讀!

專案大白話,帶你認識
3大核心觀念╳5項重要心法╳6個執行架構
14招開講,快速了解專案到底玩什麼
經營者、新創團隊、專案經理、 專案成員、商務人士
通通都適用!

如果你的公司或團隊有以下問題:

  • 專案目標不停改,甚至到了朝夕令改的程度?
  • 專案成員總是卡在例行工作與專案工作之間無法發揮潛力?
  • 專案類型是選瀑布式管理好、還是敏捷式管理好?
  • 數位轉型到底何時是執行的好時機?
  • 專案一旦執行了,可以終止嗎?
  • 專案工具千百種,怎麼挑最適合的?

「專案」應是公司「高效協作」的利器,

卻時常成為拖垮公司績效的「絆腳石」

無論你是:

急需專案實做觀念與心法的新手小白——想知道什麼是專案管理?
在專案地獄輪迴無法脫身的專案人——如何順利執行專案管理?
理解專案知識、卻無法實際掌握專案的領導者、企業主、新創團隊——如何把專案落實到組織中?

專案大哉問,一次將給你最「極致簡單」的答案!

【3大核心觀念】

  • 專案本質:玩一場「不確定」到「確定」遊戲
  • 專案理論:從「最終可見」到「最小可用」
  • 專案迷思:評估「朝令夕改」是否為常態

【5大重要心法】

  • 成功核心:「好處」隨時放在心
  • 執行關鍵:「數字」方能客觀比較
  • 數位轉型:「數據」及時為回饋
  • 專案時機:「平時」就是在養成
  • 專案經理:「願意」、「利他」、「好奇心」

【6大執行架構】

  • 專案主題Theme:努力,更要關注「選擇」
  • 專案目標Target:「少」,就是多
  • 專案任務Task:隨時「同步」,緊「盯」目標
  • 專案工具Tool:「夠用」、「好用」、「常用」
  • 專案時間Time:有「意義」、有「壓力」
  • 專案團隊Team:「意願」、「能力」、「默契」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