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矽谷之所以有今天的樣子,是因為它的行為、心態、環境讓創新系統有機會出現——那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無法按表操課。其他的一切資源大多是在往後的漫漫歲月中逐漸到位,沒有中央計劃來推動一切。


文:布萊德.費爾德(Brad Feld)、伊恩.海瑟威(Ian Hathaway)

數量的迷思

新創社群的動力是來自創業成功,以及把資源回饋給下一代。成功會創造價值與無形資產,那對創業流程非常重要。成功也可以激發創業精神,使創業變成一種可行的職涯選項。把資源、知識、啟發回饋給新創社群,可維持其活力與永續性。

新創社群中的一大誤解或許是,深信一件事情做得愈多,結果愈好。尤其大家常覺得增加「資源投入」(例如投資者、人才等行為者;資金、創業方案等因素),就可以增加期望的「產出」(例如新創企業、創業者)與「結果」(例如變現出場、創造就業機會)。

由於新創社群是非線性且複雜的,「數量」思維是有缺陷的策略。那比較適合用來思考繁複系統,而不是複雜系統。非線性、網絡化的系統是呈冪次分布動態,由少數行為者與活動(亦即異數)驅動著系統的整體價值。相反的,數量思維的假設是:驅動系統價值的是平均值,而不是異數。這是不對的,更糟的是,資源投入與產出之間不是直接相關,也不成比例。

數量的迷思充其量就只是一種迷思,毫無助益。

多多益善的迷思
我們把「數量迷思」稱為「多多益善迷思」(more-of-everythingproblem)。當今新創社群的挫敗與不滿大多來自於此。「多多益善迷思」是指,把太多的信心與精力放在盲目增加系統投入上,誤以為那樣做就會增加正確的產出與結果。

它的思維邏輯是這樣運作的:只要一切資源投入都多放一點,就能創造出一個蓬勃的新創社群。我們需要更多的資金、更多的創新中心、更多的加速器、更多的孵化器、更多的大學創業專案、更多的新創活動,一切都要更多。這是採用線性思維,以為只要增加關鍵投入(例如資本、人才等資源),就會增加想要的產出(新創企業)與結果(價值創造)。問題是,什麼都增加不見得有效。

大量研究顯示,有一些因素使某些地區能夠持續孕育出影響力很大的企業。整體來說,最重要的因素似乎是:許多正處於創業適齡期(職涯中期)的聰明人匯集在某處,他們都想創業,並投入知識密集型產業——外加一些我們無法好好衡量的東西,例如網絡與文化。

你可能已經發現,「多多益善腳本」中的很多因素並未出現在上述清單中,例如創投資金、研究與專利、大學創業專案、加速器與孵化器、政府創新專案。此外,即使在頂尖的新創中心,新創企業與投資者的絕對數量也無法預測成果。研究一再顯示,一旦考慮到人才密度等因素,上述那些因素與某地的高影響力創業活動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係。

這是否意味著那些因素不重要?當然不是,它們也很重要,但光有那些因素還不夠,無法讓一個城市持續孕育出影響很大的新創企業。創業蓬勃的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差異在於,它把這些因素整合到系統中,那個系統是鼓吹協作、包容、指導、創業思維的,並顯現出許多有利於創新與創業流程的其他社會、文化、行為屬性。

許多人把矽谷視為可以在家鄉複製的例子,卻沒有記取正確的啟示。當初創造出矽谷的那些人,不是一開始就打算把矽谷打造成全球最創新的地區。矽谷的出現是靠他們做的事情及做事的方法塑造出來的。當時矽谷與其他地方的差別在於,由下而上的開放文化、協作,以及對當地的奉獻,而不是對個人、公司或機構的奉獻。

矽谷之所以有今天的樣子,是因為它的行為、心態、環境讓創新系統有機會出現——那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無法按表操課。其他的一切資源大多是在往後的漫漫歲月中逐漸到位,沒有中央計劃來推動一切。

多多益善迷思充滿了吸引力,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行動是可控、有形,而且通常是即時的。什麼東西都多加一點,短期內可讓人感覺良好,因為你可以看到事情在你眼前發生。但長遠來看,除非新創社群的參與者解決了根本的社會、文化、行為障礙,否則一切只會令人失望。借用黃與霍洛維特在《雨林》中所寫的:「無法改變人類行為的創新,註定會失敗。」

多多益善迷思的另一種稱法是「資源導向的新創社群發展方法」,或是「以老舊經濟方式來開創新經濟」。無論是哪個名稱,問題都一樣:以為增加關鍵的資源投入,就能以線性、可控管、可預測的方法來增加想要的產出。這種思維是把工廠的生產方式套用在資訊經濟的新創企業上,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不切實際,而且效果適得其反。

在採取凡事多多益善的思維之前,應該先考慮其他的情況。

有時答案是,不是凡事都多多益善,只有一些東西符合多多益善的原則。不過,更重要的是,你把某件事情做得多好。你是否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什麼事情可以改善互動?現有的資源是否有效整合了呢?

根據我們的經驗,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來自增添更多的資源,而是來自啟動與轉變,尤其是把焦點放在文化與心態上。行為上的小改變一旦普及並持續落實,可能對未來的結果產生重大的影響。

異數比均數重要數量導向的思維隱含著一種信念,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的:新創社群的價值創造是依循常態統計分布,所以了解平均結果,即可了解一個生態系統的整體表現。然而,這種想法完全是錯的。

由於複雜系統是非線性的,它的一大特色是影響很大的罕見事件凌駕了常態統計分配的預測。它是呈厚尾分配(fat-taileddistribution),由少量的異數驅動系統的總價值。由於創業的典型結果是失敗,整個新創社群的經濟價值是由少數的大成功驅動的,而不是依賴大量的小成功。創投業者喜歡稱之為乘冪定律(power law),也就是說,基金只要押對一家公司,其投資報酬可以完全彌補其他所有的投資失敗,而且綽綽有餘。

最終而言,有少數幾家影響力大的公司及幾位非常投入的成功創業者,遠比有數百家影響力普通的新創企業、共同工作空間、投資團體或大學創業專案更有價值。由於價值在新創社群中是不對稱的,創業大獲成功比投入資源、人力、活動的絕對數字更重要。為創業者提供一個具體的標竿,讓他們勇於追求遠大的夢想,相信自己也能完成他人眼中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這對創業者可以產生很深遠的心理效果。

由於少數幾個大成功可以抵銷許多失敗是新創社群的常態,文化規範也應該反映及支持這點。普遍的失敗更突顯出底下的重點:成功的創業者應該展現領導力,回饋下一代的創業者。

二十五年前,博德市給人一種創業風潮已經結束的感覺。雖然當地仍有幾十位創業者努力開拓新業務,但很久沒出現大型變現出場的例子。當時社群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富裕的創業者,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或不再參與新的創業活動。另一類是年輕的創業者,他們埋頭苦幹,但是在當地沒有同時代的榜樣。感覺大家都很忙,卻看不到回報。

然而,五年內,就有四家大型上市公司以巨資收購了六家博德市的公司,而且那四家大公司在收購後,都在博德市設立營運單位。另外,有兩家本地公司上市了,創造出約一百位新晉百萬富翁。又過了幾年,雖然幾位創辦人離開了自己創立的公司,但他們大多把一些財富拿出來投資新創企業,有些新創企業是他們以前的員工創辦的。突然間,二十五年來少數幾個大成功所孕育的創業活動,發展到一個臨界規模。

創業回饋
有人創業成功——無論是新創企業擴大規模,還是高價變現出場——對新創社群是巨大的影響。即使只有少數幾個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徹底地改變新創社群的進程。創業回饋是這些異常成功的事件對新創社群影響特別大的原因之一。

一家新創企業成功時,公司的創辦人、早期員工、在地投資者所賺到的財富,可以挹注到下一代的新創企業中。此外,由於創辦人、管理者、員工都有成功的新創經驗,經歷過擴大規模的活動,本地人才的經驗得以累積與精進。勞力市場對技術、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持續成長,吸引外來人才變得更容易。隨著經濟的成長,出現更多的高薪職缺,可以支持在地的服務業及創意業更蓬勃發展。

許多創業生態系統忽視特別成功的創業故事,但那些故事可以讓大家對成功的信念變得更具體,儘管創業回饋很難量化。成功對新創社群的心理很重要,尤其是在那些從未經歷過成功、抱著「這裡不可能發生」的態度,或通常有巨大的結構性障礙與限制的地方。

創業者兼投資者克里斯・施羅德(Chris Schroeder)在二○一三年出版的《創業崛起:趕造中東的創業革命》(Startup Rising:The Entrepreneurial Revolution Remaking the Middle East)一書中闡述了這點。在中東,改變心態特別困難,因為裙帶關係及傳統的成功途徑已經在當地社會的心理中根深柢固,那甚至還有一種專門的說法:wasta。

在那本書中,施羅德把wasta描述為「一種對偏愛的對象或群體展現的偏袒行為,完全不考慮其資格⋯⋯文化上,如此衍生的淨效應是大家普遍覺得做生意只能靠關係。」換句話說,只有關係良好的人能夠發展。想像一下,那對一般人的創業雄心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幸好,中東的創業者正開始挑戰這種傳統。

創業是一種邊做邊學的過程,創業過的人有一套無法從課堂或書本中充分學習的經驗。向經驗豐富的創業者請益,對有抱負的創業新手來說很有價值。學術研究也證實了連續創業者擁有生產力優勢,因為你在一個事業所累積的知識可以沿用到下一個事業。創業成功需要回饋給下一代的新創企業,這有很多管道。

例如,導師、顧問、演講者、董事、連續創業者、新創企業的員工都可以把他們的資本、精力、知識、時間投入社群中的新創企業。

成功的創業者,只要方法正確,往往可以成為最好的新創社群領袖。他們不僅是財富、知識、才能、專業技能的來源,也是有抱負的創業新手可以仿效的榜樣。問題在於他們是否願意參與,以及決定如何參與。

我們應該鼓勵創業成功的人繼續接觸社群中的下一代新創企業。不要把資本、知識、靈感帶到海灘(至少不要永遠待在海灘),而是繼續參與社群,幫助下一代的創業者。即使你以前創業時沒人幫你,也請你幫助下一代。努力讓社群變得比你以前創業時更好。努力讓那些追隨你的腳步創業的新人,走得比你更順遂。

領導人是超級節點目前為止,我們只強調那些特別成功的異類公司,但他們背後的人更重要。公司來來去去,只有人長留下來。

創業領袖是把一切因素匯集在一起的關鍵,他們為社群奠定基調。新創社群的參與者——尤其是其他創業者——會從領導者的身上尋找行為、活動、態度方面的線索。一個新創社群缺乏合適的創業領袖時,就無法以有意義的形式存在。

領導者是新創社群的典範,長期為社群展現出值得仿效的標準、行為、態度。如果你想要迅速簡單地判斷一個新創社群的文化,只要看它的領導者就夠了。那會讓你馬上知道那個新創社群的現狀與常態。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瑪麗安・費德曼(Maryann Feldman)和泰德・佐勒(Ted Zoller)對交易大亨(dealmaker)做了研究,並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他們把交易大亨定義為人脈亨通、有深厚的創業經驗、很照顧新創企業、擁有寶貴社會資本的人。這些交易大亨擅長穿針引線,搓合交易,引薦賢俊,塑造人脈,促進資源流動,是新創社群的主幹。費德曼與佐勒發現,相較於新創企業與投資者的數量,這些交易大亨的密度以及他們之間的連結,更能預測新創企業的成功率以及在地新創社群的蓬勃度。換句話說,關鍵人物的緊密相連比資源投入的規模更重要。

在後續的研究中,費德曼與佐勒及其他的共同研究者發現,與交易大亨保持連結的新創企業,因此獲得相關的人脈與社會資本,後來的事業績效有顯著的提升。研究人員把這些公司的績效提升歸因於他們與交易大亨培養的關係。

這項研究顯示,在地人脈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接觸許多新創企業的在地領袖)比新創企業與投資者的綜合指標更能預測新創企業的結果。相較於更多的創業者或投資者,人脈圈的個體素質與凝聚力對在地新創社群的成功更重要。全球創業網絡(Global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領導的一個研究聯盟,在全球幾個城市中也得出類似的結論。

人脈的素質比規模更重要。雖然LinkedIn、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網路的現象促成及強化了一種觀點:你在社交圈中擁有的連結(或追隨者)的數量,是決定你在社交圈中的價值的主要因素,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那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價值 = 連結數 × 連接之間交流的資訊。價值人脈少的人,即使他們之間交流的資訊很有價值,他們對新創社群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人脈廣的人,但他們之間交流的資訊沒什麼價值,他們對新創社群也沒有多大的影響。事實上,他們可能還有害。對新創社群來說,人脈普通、交流資訊的價值也普通的人,可能比前兩種人更重要。人脈亨通且交流資訊很寶貴的人,對新創社群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把那些高價值的參與者稱為新創社群的超級節點,因為他們在人脈圖譜上的節點遠大於其他節點。這些超級節點對新創社群非常重要。

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Endeavor一直在研究世界各地新創社群的人脈。他們的結論是,一個城市的重要影響人物是成功的創業者時(有擴大公司規模的經驗),當地企業發展成高成長公司或擴大規模的機率,比規模相當但沒有創業者成為重要影響人物的城市更高。世界銀行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

黃與霍洛維特在《雨林》中把這些重要影響人物稱為「關鍵者」。在生態學中,關鍵物種是影響生態系統中許多其他生物的物種。這些關鍵物種對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它們一旦消失,生態系統也會徹底改變。

黃與霍洛維特指出,在創業生態系統中,關鍵物種扮演的重要角色涵蓋多個官方職位。這些人有整合力,他們跨越邊界去引薦大家認識。他們很有影響力,善於訴諸大家的長期利益與非經濟的動機,可以讓事情發生。黃與霍洛維特強調關鍵者的重要性:關鍵者是雨林的組成關鍵。沒有他們,許多雨林可能難以為繼,甚至消亡⋯⋯在無法產生大量創業創新的地區,通常看不到這種人或人數太少。

同樣的,丹恩・席諾(Dan Senor) 與掃羅・辛格(SaulSinger)在二○○九年出版的《創業之國以色列》(Start-up Nation: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一書中,把bitzu’ism描寫成以色列創業動力的核心。在希伯來語中,bitzu'ist大致上可譯為積極的實用主義者——亦即知道怎麼完成任務的人。

交易大亨、超級節點、關鍵者、bitzu’ist都是指同一種人:新創社群的領導者。注意,這裡我們是指一些個體,而不是「唯一個體」,因為健全的新創社群有多位領導者。而且,隨著新創社群的發展,領導者的數量應該會跟著演變。積極、投入的創業領袖,對新創社群的長期健全發展與成功非常重要。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新創社群之道:創業者、投資人,與夢想家的價值協作連結,打造「#先付出」的新創生態圈》,八旗文化出版

作者:布萊德.費爾德(Brad Feld)、伊恩.海瑟威(Ian Hathaway)
譯者:洪慧芳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台灣如何成為新創之島?」的最佳解

亞洲各經濟體紛紛孵出獨角獸,衝擊數位經濟競爭力有待加強的台灣,
在面對人才流動、外資投資目光轉移的風險時,我們該問的:
不是下一隻獨角獸在哪裡?而是「如何理解/打造出培育獨角獸的沃土!」

光是2021年上半,全球新增200多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獨角獸,
全球獨角獸總數量達700家之譜,帶動疫後經濟復甦,
我們正處於一場創業革命中,創新導向的創業大幅成長擴散,規模驚人。

對比各國,台灣有半導體、電子業與傳統產業支撐,
光是一家台積電,市值就等同600家獨角獸,
然而,金流之所在,趨勢之所在,
數位經濟發展緩慢,不免令人擔心,台灣是否將消失在全球投資版圖中?

針對以上疑問,「以創業者為核心的新創社群」是解答!

本書兩位作者,費爾德是創業加速器Techstars聯合創辦人,海瑟威則是Techstars全球新創生態圈發展計劃資深總監,他們以「複雜系統」理論為基礎,說明如何為新創創業培養開放性、協作力,與創意。這些特質都無法掌控或設計,但可以孕育出成功的企業家,與充滿彈性與活力的社群。

當創業者、投資人、夢想家聚在一起開發公司及相互支持時,將為整個經濟體帶來前進動能。本書為思考新創社群及創業生態系統提供一套新架構,探索如何讓新創社群蓬勃發展,以及如何在迅速演變的複雜環境中改善協作。

本書也點出政府各機關的焦慮,從作者的闡述中,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麼投入這麼多的資源,還是看不到成果?政府多次跟新創對話,聆聽新創的需求,為什麼台灣還是無法像矽谷或以色列一樣?而台灣的新創業界也經常質疑:政府究竟為新創做了什麽?

透過本書,你會認知到如何——

  • 在新創社群中提供及鼓勵長期投入的領導,淘汰由上而下的過時趨勢。
  • 擁抱不可預測性、動態、多元性,以鼓勵新創社群盡可能廣泛地參與。
  • 評估把各種衡量模型套用在你的創業情境中是否合適,了解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的長期本質。
  • 專注投入支持與協作,戒除無益的行為,在創業文化中培養積極投入的心態。

過去十年來,有一股順風推著創業者前進,
當這股順風減緩或轉向時,創業者的熱情會跟著一起蒸發嗎?

創業者隨時都有可能再創立新公司,
但是當順風變成逆風時,新創社群的參與者還會繼續帶來資源及持久投入嗎?

儘管我們活在一個創業蓬勃發展的時代,但我們需要思考未來。
當蓬勃的榮景趨緩時,創業生態會出現什麼變化?

這本書提出一個架構來回答這些問題,它把新創社群視為複雜系統,
只要給予適切的資源與支持,就能幫創業者成功及造福整個社會。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