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斯賓諾莎:「所有實體必然都是無限的。」如果詢問國、高中生「將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得到的答案通常只是:老師、公務員、醫生、看護、美容師、研究員、消防員等。還不會出現理財規劃師、策展人、律師、保育巡查員、禮賓服務員、金雕藝術家、語言治療師等職業。
為什麼呢?因為對高中生而言,前者是熟悉的職業,後者是陌生的職務。在宣稱自己想從事某種工作前,必須先充分瞭解職務的內容。也就是人對自己不瞭解的職業不感興趣,這聽來似乎理所當然,正因為瞭解A這種職業,才可能注意到A職務甚至感興趣。
進一步說,譬如有大學生自稱:「我對銷售有興趣,但是對業務沒興趣。」這句話的可信度究竟如何?我相當懷疑。因為這名大學生不無「對銷售有某種程度的瞭解,但是對業務工作還不太清楚」的可能。
所以,我們不能輕易地說出「沒興趣」這種話,其實那多半只是「因為不瞭解所以沒興趣」。另外,「即使知道但是沒興趣」也可能只是因為「瞭解得不夠深所以不感興趣」。
世界上沒有與自己完全無關的事情,雖然有深淺之分,但人們或多或少會對各種事情產生興趣。尤其在年輕時,不要侷限自己的視野,限制自己的可能性,應該要擺脫框架並擴展自己的可能性。
內田樹《這樣的日本豈不是很好》:「有些人即使有才能、費盡心力,遺憾的是依然沒有成果。但也有人雖然沒什麼才能,也沒有特別努力,也不知道為什麼,卻總是好運不斷,成為贏家。
差別在於:將自己覺得未來『如果能這樣就好了』的可能,盡量列舉出來,成功率也將隨之成正比。當然抱持著一百種期望的人,會比只堅持一個願望的人,『願望達成率』提高一百倍。」
繼續再談工作。人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不能只停留在「喜歡」、「感興趣」的階段。必須有意識地產生更深刻的體認,所謂「有意識地」,也就是「透過努力」、「經過訓練」。我們不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對某件事產生興趣。
希望各位注意的是,「對多種事物感興趣」,不需只專注於其中一項。如果只集中一項附諸行動,效率不佳,應至少列舉三項作為候補,並且同時進行。就算抱持著「讓這三項互相競爭」的心態也無妨,「如果A不行的話B也不錯,B失敗的話還有C」,這樣思考會比較輕鬆,心情也會更平靜。
隨著興趣加深,就會具備分辨真材實料與假貨、一流與二流的能力,觀察事物與人的眼光會越來越透澈。你或許會發現值得學習的對象,這麼一來,你會想鑽研得更深,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高。
詹姆斯.韋伯.揚《生產意念的技巧》:「換句話說,創意無非是將既有的要素重新組合,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中略)將既有的要素重組為一的才華,取決於發現事物關聯性的能力。」
察覺事物的關聯性,配合興趣當我30歲時,努力思索未來的生涯規劃卻想不出答案。當時我向朋友傾訴自己的煩惱:「我感興趣的事很多,卻無法專注於某一項……」
朋友回應:「對各種事物感興趣不是壞事,這樣很好。人生也會變得更愉快吧!」我聽了如釋重負,心情忽然變得很輕鬆。我喃喃自語:「是這樣啊,原來興趣廣泛並不是壞事。」
朋友繼續說:「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你不必勉強自己專注於某個領域。先思考如何組合感興趣的事物怎麼樣?有人說,所謂的創造性,不就是將既有的事物重組嗎?」
我聽了這段話以後想:「我要以自己的興趣與適性為基礎,再思考如何組合。將來一定會有能發揮自己、具創造性的工作機會出現。」
例如居住在京都府綾部市的塩見直紀先生(1956年生,50歲),提倡今後的生活方式可採用「半農半X」模式,亦即農與X的組合。農就是務農或半自給自足式農耕,X是發揮一個人的個性與專長、使命的「某件事(天職)」。
「我從20歲後半到30歲前半,最關心的是環境問題與尋找天職。環境問題等於農,天職可置換為X。」塩見先生目前邊在三反的農田種稻,邊以「半農半X研究所」代表的身分從事寫作、演講、教學、活動企劃等。
如果要舉半農半X的實例,可以是半農半NPO、半農半經營咖啡館、半農半看護、半農半學校心理諮商、半農半地方民意代表、半農半歌手等。
「要過務農生活其實並不困難,問題在於找到天職,也就是X的選項。我的任務是推廣半農半X的概念,並且為有興趣投入半農半X的年輕人提供協助,幫助他們提升X的能力。」
基於這樣的想法,塩見先生在全國各地推動「半農半X設計學校@綾部」、「半農半X東京學院」、「綾部里山交流大學」等活動。
獨創存在於重新組合。獨創存在於「不同事物之間」。如果只有A或許不稀奇,但是A×B就變得比較特別,A×B×C則更罕見。你何不也試試組合些什麼?想想你又將以什麼方法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呢?
電影導演尚.皮耶.惹內:「有些人想當電影導演,但他們的想法完全錯誤。說想要成為什麼,其實只不過出於希望成名、受到認同的心理。最重要的是,要打從心底想要拍電影。」
「我想要成名。所以,我想當電影導演。」與「我想拍電影。所以我想成為電影導演。」—這兩者的差別很大。共通點都是以當電影導演為目標,但動機卻不相同;前者的動機是成名,後者的動機是拍電影。
這兩種人究竟誰比較能真正展開行動?當然是後者。後者因為想拍電影,所以一定會拍出些什麼,而前者不會想立刻付諸行動。
物理學家長岡半太郎:「『想成為某號人物』的人很多,但『想做些什麼』的人卻很少。」我們來對照正在思考「我要成為什麼」的N君,與「我到底要做些什麼」的S君。
N君通常不會想到自己現在會什麼,很容易朝開始這份工作後能做什麼的方向思考。S君邊想著「我到底要做些什麼」,而當下一定有某些事可以完成。S君比N君更快付諸行動,就這點來說的確比較強。
另外,N君通常會選擇大家都嚮往的職業,由於競爭激烈,最後失敗的機率相當高。S君考量的是「我想做什麼」,所以會找出「能夠實踐」的途徑前進。就臨機應變的能力而言,S君會比較靈活。
而N君在達到目標以後,接下來往往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達成目標的成就感也往往被空虛包圍。(正如同上述的情形,N君會遇到種種陷阱。)在下定決心「想成為A」之前,首先請思考「成為A之後想做什麼」。接著再想想看,「如果要做這些事,除了A的身分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不只是目標才有意義,希望各位別忘了在行為本身找出意義。
別把「興趣」當名詞,要想成「動詞」在思考自己的興趣時,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當「名詞」思考,另一種是當「動詞」思考。「名詞」是從事一份職業會經手的部分、工作上會接觸的項目。
「動詞」意謂著工作上具體的行動。譬如我對書有興趣、也就是我很愛書,這是「名詞」的意象。不過,當你明瞭自己的興趣,如果只以「名詞」思考就變得太淺,想法也會流於抽象。
因此要以「書」為對象,試想各種動詞。找書、讀書、寫書、介紹書、整理書、販售書、裝幀書、修繕書——這是「動詞」的意象。動詞表示具體的行為,同樣是與書有關的職務,工作內容也完全不同。
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要只當成「名詞」,試著以「動詞」來思考吧。請各位觀察「働く」(即日文「工作」)的漢字,不就寫成「人在動」?換句話說,「名詞」可對應業種,「動詞」可反應職種。(本文摘錄自《金錢之外,工作的理由》第二章)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