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是主管率先帶領大家,從一些微小事物開始表達感激,進而影響周圍其他人,只要對彼此表達感激的人數越多,到最後,這種自我中心的員工便會變得突兀,久而久之,就會回過頭檢討自己的態度。文:森泰造(Taizo Mori)
任何人都討厭罵人或捱罵,這個時候,試試以「訓斥」取代「發怒」。要讓部屬動起來,檢討與反省是必要的歷程。而當成員違規犯錯時,我認為給予訓斥是可行的方式。這是為了讓成員理解工作中的行為準則、斟酌自己的行動。
相較於訓斥,若主管純粹是因為成員的所作所為而生氣、引發理智斷線,並開始對部屬連珠炮似地說教,這就是發怒,而非訓斥。在職場上,訓斥與發怒很容易被混淆,某些主管老是無法取得部屬的信任,其實原因就出在這裡。
一味動怒,只會害得團隊分崩離析
我年輕時,也曾發生過好幾次類似情形。當時我因為經常對部屬動怒,害得自己陷入管理困境。當然,這與我自己的個性有關,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希望問題能馬上解決、任務立即執行,因此一看到部屬未能按照我的指令去做,我就會不顧一切地向對方發飆。日子一久,我漸漸失去人心,團隊成員持續離我遠去,可說是一段黑歷史。
實際上,若想遏止不當行為,動怒的確有效。換句話說,就某種程度上而言,動怒可減少不當行為的頻率。然而,這純粹是人們害怕被你怒吼、只想逃避痛苦而產生的動物性本能反應罷了。
因此,主管若想靠著動怒增進部屬工作表現,成功的機率可說是零。部屬反倒會因為恐懼而產生壓力,工作表現更加惡化;主管又因為部屬工作表現不佳,變得更生氣,部屬的壓力亦會與日俱增,如此一來就成了惡性循環。團隊分崩離析、人心漸遠、一個接一個地求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簡而言之。動怒是因為眼前的對象,做出了不符合自我期待的行為,對其產生的瞬間情感。相較於此,訓斥則是堅定自我立場與目的性、指示部屬應遵守哪些行為基準行動,並促進其思考。
主管為了挖掘部屬的能力,必須讓他們發揮自主性。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你得積極培養部屬的思考習慣與行為習慣。然而,不論是思考或行動,若是沒有一定的準則,人們便很難妥善發揮並執行。而當部屬的行為偏離軌道時,除了訓斥之外,別忘記你還有「讚美」這項工具。若能將訓斥與前文提及的讚美搭配使用,對於團隊能力的提升,將有非常驚人的效果。
確立信賞必罰原則,部屬自然理解何謂「高品質行動」
讚美的時機點是當部屬達成目標、甚至超越原先的預期;訓斥則用於相反的場合,例如部屬未能達到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時,就可使用訓斥這項工具。當然,訓斥的標準與讚美相同,你必須對事不對人,重點不在於員工本身或個性,而是依據其行為做出賞罰。
在經常使用訓斥和讚美的團隊裡,部屬會更容易理解什麼才是能讓他們得到誇讚、避免受罰的「高品質行動」。反之,不熟悉訓斥和讚美這兩項工具的團隊,其成員就只能利用個人經驗法則,來判斷什麼才是行動基準。
如此一來,對於行為的對錯與否,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看法,判斷基準也會因人而異。若此時有新的成員加入,單單只是對標準感到困惑,倒還算小事,但若新人找不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很有可能因此無法對團隊產生歸屬感。
再者,由於成員之間無法互相理解,彼此的信賴關係將變得薄弱,新人無法獲得他人認同、也無從得到前輩的指導;他將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目的進入公司(喪失初衷),自然也待不了多久,甚至萌生辭意。
儘管社會風氣逐漸改變,許多自我意識強烈的年輕人不習慣被訓斥,但若是少了訓斥與讚美,將會導致更巨大的損失。正因如此,主管必須明確告知團隊成員「信賞必罰」的標準,並徹底執行。
儘管訓斥與讚美能協助團隊成長,但就我的觀察,我必須遺憾地說,對於部屬漠不關心的主管,其實不在少數。各位不必因此就對職場失望,因為向我諮詢、尋求建議的人,同樣出乎意料地多。最近才剛晉升為資訊公司管理職的F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這位F先生稱得上是年輕有為,學歷好且見識廣,做事又很有效率,亦曾獲頒年度最佳員工,很快就成為公司裡的新科主管。但自從他晉升管理職後,對於部屬做過什麼,完全沒看在眼裡。最一開始,他連該如何向部屬下達指令都不清楚,更別說是訓斥或讚美了。
「比起和部屬溝通這麼多麻煩事,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完這些工作,還能更快達到公司的要求,不是反而比較輕鬆嗎?」F先生如是說。的確,主管經常被公司交辦不得不做的苦差事,與其與團隊經歷一連串磨合才能合作順暢,憑藉自身能力就能把任務完成,在日復一日的繁忙業務之下,的確是比較省事的做法。F先生畢竟擁有優秀才幹,難免會產生這樣的念頭。
但倘若主管一直抱持這樣的想法,未來也只會將工作視為個人(而非整個團隊)非做不可的任務。不僅心態沒能提升至管理階層,自身無法成長不說,由你帶領的團隊也不可能同心協力完成大案子。
在這個情況下,我派給F先生的第一項功課,便是提供部屬中性回饋。
不著痕跡地觀察並給予回饋,使你更有人味
提供部屬中性回饋是件相當簡單的事,遠比前述的讚美、訓斥還要基本,你只需要每天不著痕跡地觀察部屬,並說出你發現的事情即可。例如,部屬是否準時上班、天氣轉涼了,提醒他們要注意保暖、雨天通勤時要多注意安全,諸如此類,只要將你所看見的日常事物,原原本本地說出來就可以了。
而在你觀察部屬的同時,便能很自然地看見對方的行為,連帶地也會讓自己的「人味」變得更加濃厚。說得極端一點,你原本只把部屬視為工具,如同辦公桌上的電腦,如今因為這項回饋行為,而認真地將部屬視為「與自己相同的血肉之軀」,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會開始拉近。這就是活化團體內部溝通氛圍的起點。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F先生持續觀察部屬,並給予中性回饋,也開始感受到身為主管的自我價值。由此可知,這個做法即使是不擅長溝通的人也辦得到。
接著,用感謝之心拉近與部屬的距離
而在給予中性回饋之後,我會接著請主管們嘗試「感謝」,這同樣也是「讚美」及「訓斥」的前導練習。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先試著從「感謝」開始做看起,可能會更簡單一點。例如,當你看到比自己更早到公司上班的部屬,以往只有一聲「早安」就結束對話。然而,他們是從一早開始,就為了達成團隊目標用心做好準備,並比身為主管的你還要早進公司。主管若對此完全無動於衷,沒有任何感謝之意,其實就是一種隱形的人才抹殺。部屬只會認為你把他的認真視為理所當然。
時常表達感謝能讓你變得虛懷若谷。當部屬向你道早安,你可以朗聲回應:「早安,今天也謝謝你這麼早來。」如果時間地點不允許,無法逐一感謝,你也可以在全體會議的一開始,針對團隊同仁的付出表達謝意,將自己最真誠的感謝心意,確實傳達給所有人。主管主動表達謝意,能讓全體團隊有好心情。此外,感謝也比令人難為情的讚美來得更容易實踐,而在你主動表達感謝之後,員工的工作動機也會跟著提升。
當有越來越多的部屬了解到你的感謝,知道公司對於員工的奉獻,是抱持著感激的態度,說不定連原本表現不佳的員工,也會跟著改變態度。
在此額外補充,讚美有一定的程序與判斷標準,但表達謝意則完全源自於內心的自然反應,可自由發揮。不論再怎麼細微的事情,你都可以說聲謝謝。諸如部屬順手幫你拿了列印的文件過來、在走廊相會時,部屬主動讓道給你先行通過等。
主管帶頭經常向同仁表達謝意並養成習慣,某天你就會突然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即使是一點點小事,所有的部屬都會懷抱著感謝之情。到最後,整個團隊成員就會彼此關心,並產生強烈的信賴關係;更由於彼此互相照應,團隊所追求的目標也會更快達成。
怠惰鬆懈、容易放棄、工作態度隨便的人,絕對不會思考一再重複這些行為,最後會給團隊帶來任何不良影響。對於那些人來說,即使周遭的人幫助了他,他也只認為理所當然,完全沒有意識到他獲得了天大的恩惠。當這種情況不斷持續且未獲改善,團隊將會陷入可怕的氛圍中,這在現代職場中屢見不鮮。
若是主管率先帶領大家,從一些微小事物開始表達感激,進而影響周圍其他人,只要對彼此表達感激的人數越多,到最後,這種自我中心的員工便會變得突兀,久而久之,就會回過頭檢討自己的態度。
換句話說,主管只要藉由表達謝意,就能發現團隊中的害群之馬,並使之改過向善,實在相當划算。我非常推薦主管們,從現在開始培養感謝的好習慣。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什麼都不教的主管才厲害:讓部屬自動自發、你再也不用自己來的43個管理鐵則》,方舟文化出版
作者:森泰造(Taizo Mori)
譯者:陳畊利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上市三日,即空降日本亞馬遜書店「經營理論」第一名!
「我也不想當主管,但轉眼就30歲了,不往上爬好像也沒辦法。」
「部屬根本是外星人吧?每次都要從頭教、怎麼講都講不聽,是在哈囉?」
「我是空降主管,底下的人一個比一個還會擺老,到底怎麼帶?」
不想當主管,但又不想一輩子被人管……怎麼辦?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全臺灣約有800萬人是受薪階級,
而這些拿人薪水過日子的人,總有一天得面臨接任管理職的挑戰。
換句話說,除非你自立門戶,否則要嘛「被升官」,要嘛「被淘汰」。
而已經當主管的人,更逃不開上壓下打的窘境,沒日沒夜地熬著。
不論你是「不想當主管」,或是「已經當主管」,
相信都有同樣的心聲:當主管,真難!
本書作者森泰造是前日本肯德基人才育成顧問,
曾讓一年虧損超過1000萬日圓的店鋪轉虧為盈;
由他帶領過的每一間分店,全都成功逆轉敗局、創造獲利。
更曾在流動率極高的餐飲業界,創下兩年內0%離職率的驚人紀錄。
迄今已成功拯救1500多家企業、指導5000名以上中階主管。
本書特色
最厲害的主管,都是「什麼都不教的主管」——無招勝有招,才厲害!
有效提高4倍團隊生產力!離職率0%的管理奧義!就讀這一本!
- 前日本肯德基人才育成顧問暢銷鉅作,最輕鬆好讀的職場管理入門書。
- 全方位涵蓋職場溝通、會議效率、向上管理、自我實現等重大議題。
- 案例生動、情境式解題超有感,方法實際立即可用,人人都能複製上手。
- 不論你是「不想當主管」或「已經當主管」,都能從書裡找到答案。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