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戶塚隆將
讀書是為了創造成果
書讀太多而少用腦的人,通常會怠惰於思考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20世紀著名物理學家
真正的知性和創造力
我想很多人喜歡逛書店,也會利用空檔時間看書。當然,我也是習慣這麼做的人。不過在這一節中,我要介紹一句容易挑起愛書人士敏感神經的話。
……雖說如此,但要是大家知道說這句話的人是誰,也許會嚇一大跳吧?畢竟這句話簡直就是在否定閱讀書本以及從他人著作中學習知識的行為,難不成這個人聰明到可以認為讀書是無謂的行為嗎?又或者他其實是一個欠缺上進心和求知欲的人?
當然不是這樣。說出這句話的人正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他不僅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同時也是具有高度知性的科學家。出生在德國的愛因斯坦是一名猶太人,年輕時就開始提倡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量子假說等劃時代的理論,在一九二一年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的各種研究成果,顛覆了當時所有物理學的常識,打破許多固定的概念。這樣的人真的認為讀書是一件不值得的行為嗎?
其實,愛因斯坦在別的場合曾說過:「不停質疑才是最重要。」換句話說,他認為養成時常質疑常識才是最重要的觀念。另外他還曾說過:「真正的知性不是知識,而是創造力。」
一個人即使擁有再多知識,思考還是會被習以為常的知識給套牢,如果無法發揮創新的力量,就不配稱為知性的人。這就是愛因斯坦對於創造力的基本想法。
閱讀書籍的行為有「吸收知識」的意義,但是愛因斯坦認為只會進行這種單方面輸入資訊的行為,對獲得革命性的大發現沒有幫助,因此才會呼籲大家不要只會死讀書。
一邊喝茶一邊議論也能有新發現
在前文所介紹的話當中,也帶有「多用自己的腦袋」的意味,我們再探討一下這個含意在創造力方面又有何解釋。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下面這段話,來表達他對思考和創造力的看法。
「邏輯思考可以引導你從A走向B。而創造力可以讓你前往任何地方。」
邏輯思考在程序上會以「有A就有B」、「有B接著就會是C」、「有C接著就會是D」,以這樣「連續性」引導出結論。因此從A跳躍到E這種「非連續性」的大膽結論,很難從邏輯思考中產生。所以愛因斯坦認為若要有顛覆常識的嶄新發現,光靠邏輯思考是不夠的,必須充分運用創造力。
不過,這不代表愛因斯坦輕視知識和邏輯思考。在這裡,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聽到愛因斯坦這個名字時,腦中會浮現什麼樣的印象呢?如果是我個人,會先想到那張愛因斯坦站在放著很多書的書架前的照片。雖然這個印象對一位頂級學者來說不怎麼令人吃驚,不過光是那張照片多少能透露出愛因斯坦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另外,由於愛因斯坦從小就展現出高超的數學能力,所以這也代表他擅長邏輯思考。
因為有知識和邏輯思考作為基礎,所以愛因斯坦才能發揮奔放的創造力。愛因斯坦十五歲時,在學校後山,午睡時作了一個夢。夢中,愛因斯坦置身在光裡,不但用光速移動,而且還不停地追補著其他光線。據說,就是這個夢讓愛因斯坦開始研究起相對論。還有一次,愛因斯坦從公車中看著車窗外的鐘樓時,覺得時鐘上的指針就像是沒有在移動一樣,而這個體驗也讓他產生靈感,於是他立刻展開新的實驗計畫。
愛因斯坦任職大學之前,曾在瑞士的專利申請局擔任審核員。有一天,他一直無法專心進行研究,在面對同事的關心時,愛因斯坦說:「就算一邊喝茶一邊議論,我還是有辦法找到新發現。」或許愛因斯坦為了刺激自己的創造力,平時會全天候啟動自己的感性雷達吧?
成立誰都想不到的假說
此外,愛因斯坦第一時間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時,他正好搭上前往日本的輪船。不過到了日本後,愛因斯坦從滿滿的演講行程中抽出時間前往京都。他一到達京都的知恩院後,立刻走到大鐘前進行關於聲波的實驗。即使是出外旅行,只要創造力讓愛因斯坦的腦中閃過一個假說的可能性,他就會立刻進行實證,這也許是因為他擁有強烈的科學家精神吧?
我們在平時也可以效仿愛因斯坦的精神,讓大腦交互運作「知識」、「邏輯思考」和「創造力」。透過各種事物的刺激你能讓大腦中的創造力發揮作用,說不定你也能成立一個誰都無法想像到的假說。然後再結合知識和邏輯思考,假說就有機會得到確切的實證。
雖然這種程序看似簡單,但其實算得上是最卓越的「假說思考」。用在商業場合,也有可能成為傑出商業架構或商業模式的來源。
讀書的行為終究只能算是對大腦輸入資訊,現在請將你的最終目的放在從大腦輸出資訊,創造成果。
本文摘錄自《向世界頂尖人士學習成功的基本態度》
作者:戶塚隆將
譯者:王榆琮
責任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