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史蒂夫.麥格尼斯(Steve Magness)

巧妙的刻意練習

頂尖高手之所以與眾不同,並不是靠經驗的累積,而是靠刻意練習。

1990年代初期,行為科學家安德斯.艾瑞克森博士(K. Anders Ericsson)開始研究專家究竟是如何養成的。當時,大家普遍認為經驗是關鍵。也就是說,一個人從事某件事情的時間愈長,就愈擅長那件事情,因此艾瑞克森推斷,經驗的累積——或許再加上先天遺傳的一點助力—— 使人在專業領域中登峰造極。但艾瑞克森展開研究後不久,卻發現全然不同的狀況。

艾瑞克森發現一項令人費解的研究顯示,在做入門的物理學考題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教授不見得表現得比學生好。但有些教授已經研究及傳授物理學數十年了,這個現象顯然跟前述的理論有所矛盾。

艾瑞克森持續探索那些鮮為人知的研究,不斷發現一些令人驚訝的結果。例如,心理醫師的執業年資也跟他治療病人的效果沒有關係。另一項研究顯示,許多醫生在放射掃描方面累積了更多的經驗後,診斷力反而變差了。他們離開正規訓練的時間愈長,犯的錯誤愈多。在研究人員探究過的每個領域中(從品酒到金融投資),經驗並不是讓頂尖高手脫穎而出的關鍵變數。在某些情況,艾瑞克森幾乎分不出新手和老手表現的差異。無論從哪個角度探索,艾瑞克森都發現經驗與專業不見得成正比。

艾瑞克森不禁納悶,既然經驗不是關鍵要素,專家的養成關鍵究竟是什麼?為了找出答案,他和研究團隊開拔到德國柏林的全球音樂學院(Global Music Academy),貼近觀察那裡的小提琴手。那所學院以培訓小提琴手享譽國際,許多全球最優秀的小提琴家都是該學院培育出來的菁英。艾瑞克森和研究團隊抵達後,請小提琴手繼續維持日常的作息,唯一的小差別是把一切的活動記錄下來。每天就寢前,那些小提琴手都會寫下他們清醒時,每分鐘在做什麼事情。過了七天,艾瑞克森比較幾位頂尖小提琴手的日誌和其他人的日誌。那幾位頂尖高手是被教授評為足以在國際樂壇以獨奏者之姿,發展出精采職涯的人。艾瑞克森發現,每個人每週練習的時間都差不多,大約都是五十個小時。艾瑞克森對此並不訝異,畢竟能夠進入該校就讀的學生本來就需要非常投入,也要相當努力。此外,每個人練習的時間一樣,只是證明了艾瑞克森已經知道的事實:光靠經驗累積還不足以成為專家。

接著,研究人員開始深入研究那五十個小時內發生了什麼事,每個人是怎麼練習的?結果發現差異很大。頂尖的小提琴手花很多時間精進特定的目標,而且練習特定的項目時完全投入,排除一切干擾和誘惑。他們練習時很少虛應故事,敷衍了事。誠如艾瑞克森和團隊所創造的術語所言,這些菁英遠比其他人更「刻意」地練習。

艾瑞克森和團隊接著又對運動員、藝術家、學者做了更多的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結果。頂尖高手之所以與眾不同,並不是靠經驗的累積,而是靠刻意練習。雖然後來艾瑞克森因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宣傳的「一萬小時定律」而跟那個定律產生關連,但艾瑞克森的實際研究結果其實跟葛拉威爾主張的概念(任何人只要投入一萬小時做某件事情就會變成專家)大不相同。專業與否,跟你投入多少小時做那件事無關,而是看你在投入的時間內下了什麼功夫。光是練習,無法「熟能生巧」。巧妙地下功夫,才能「熟能生巧」。

巧妙地下功夫

究竟怎樣做才算巧妙地下功夫呢?艾瑞克森發現,頂尖高手會積極尋找「勉強可完成的挑戰」,為練習時段設定稍微超出目前能力的目標。但那樣做只成功了一半,刻意練習的真正關鍵在於深度專注。

光是練習,無法「熟能生巧」。巧妙地下功夫,才能「熟能生巧」。

為了驗證這點,研究人員找來一群職業歌手和業餘歌手,把他們接上衡量「專注度」生理指標的設備。感應器接好後,這些歌手開始做日常的練習。研究結束時,研究人員問每位歌手幾個問題,評估他的自在度和專注度。結果出現了明顯的型態。感應器顯示的生理資料和歌手自己評估的資料都顯示:對業餘歌手來說,練習過程很抒壓,整體來說是愉悅的;相反的,職業歌手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都展現了極度的專注,他們鎖定歌藝中需要精進的部分,即使那種刻意練習導致整個過程不是那麼愉悅,他們依然樂此不疲。最優秀的歌手會挑戰個人極限,跨出舒適圈,而且他們清楚意識到那是一種自我挑戰。儘管業餘歌手和職業歌手練習的時間一樣,他們運用時間的方式卻大不相同。

無論是哪個領域,頂尖高手都是全心全意地投入練習,全神貫注地參與其中。

全神貫注

鮑勃.科確醫師(Bob Kocher)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受過正規的醫學訓練,從華盛頓大學畢業後,進喬治華盛頓大學攻讀醫學院。雖然他沒有進入哈佛或耶魯之類的頂尖長春藤名校,但他獲選為霍華休斯醫學研究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院士,相當於醫學界的羅德獎學金。鮑勃醫師(許多人都這麼稱呼他)在哈佛大學附設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執業多年,但後來意識到醫療體系不佳,導致他無法傾注全力去行醫濟世。他因此做出困難且讓人愕然的決定——放棄臨床醫療,轉而從體制面尋找改善醫療保健業的機會。結果他找到了很多機會。

鮑勃醫師自從脫下白袍後,開始身兼數職。例如,他是某大顧問公司的合夥人;擔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醫療保健特助,直接為總統提出醫療保健方面的建言;在美國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擔任學者;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等等。

目前他也是矽谷某大創投公司的合夥人,投資數百萬美元在新創公司開發的產品和服務上,以期徹底改變醫療保健業的面貌。他經常在《紐約時報》和著名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對創新與醫療保健的看法。鮑勃醫師一直以來以專家的身分接受無數的暢銷書訪問。國內外的領導人被迫做出醫療保健的相關決策時,往往會先徵詢他的看法。總之,如果這世上有所謂的全能頂尖高手,鮑勃醫師可說是最佳實例。

我們當然很崇拜鮑勃醫師的過人成就,以及那些成就背後的辛勤付出,但他如此位高權重,卻戴著四十美元的電子錶,也令我們相當欽佩。換句話說,他身兼那麼多重責大任,並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奢華的物質享受。他非常重視身體健康,幾乎每天至少運動一個小時。最重要的是,他是愛家的好丈夫,也是兩名幼女的慈父,幾乎天天準時回家跟家人共進晚餐,也會參與孩子的課外活動。

所以,當我們到他位於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的辦公室拜訪時,最想了解的是他究竟怎麼兼顧一切:不僅完成了那麼多大事,還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間保持平衡?結果他還沒開口,就已經回答我們的問題了。

我們從踏入鮑勃醫師的辦公室開始,就一直跟他本人在一起,那裡沒有電子郵件、電話或同仁的干擾。他在我們來訪前,正為一本知名的醫學期刊撰寫文章,並為公司的未來做決策,但他沒有把那些事情帶進我們的訪談中。我們三人從見面的那一刻起,就只討論這本書的內容。現場可以明顯感受到討論的熱絡,他放在我們身上的關注力,就像他面對美國總統一樣,他全神貫注投入訪談,我們親眼目睹了他成功的祕訣。

鮑勃醫師因為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每件事都是聚精會神地投入,所以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很好,包括寫作和影響醫療政策、投資公司、當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這種「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堅持,確保他從草擬的每個檔案及參與的每個互動中,有所學習與成長,他說:「我不是不能一心多用,但我只要一心多用,每件事都做不好,所以後來我再也不一心多用了。」

他把每天細分成每個小時,每個小時都有具體的目標。這些目標涵蓋的範圍很廣,例如為一篇論文寫五百字;深入了解一家公司以便做出投資決策;與有趣的人物自在地暢談;上健身課讓心跳維持在最高心率的80%;在非常政治的會議上影響決策者;與妻小共進晚餐。這樣的細分方式確保他能遵守自己的最高指導原則:「一次只做一件事」。鮑勃醫師之所以能完成那麼多事情,祕訣在於做好這些小事,他可說是「一心一用」的終極高手。

本文摘錄自《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

作者: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史蒂夫.麥格尼斯(Steve Magness)
譯者:洪慧芳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