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

覺察力

教練的第一個要素是覺察,它是你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頭腦清晰,就會產生的東西。讓我們看看《簡明牛津詞典》(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對覺察(aware)所下的定義:「神智清醒、非無知、有知識。」我更喜歡《韋氏字典》(Webster's)的補充說明:「覺察指的是:機警觀察或詮釋他人所見所聞與感覺後所得到的知識。」

我只能掌控我所覺察到的事物。我無法覺察的事物卻掌控著我。

覺察使我產生力量。

提升覺察力是教練原則之一,因為你只能對覺察到的事物作出回應。若不知不覺,你也無法回應。就如同高威在他的書《比賽,從心開始》所提出的,覺察力將啟動我們天生的學習能力。覺察是第一步。

覺察是沒有限度的,就像我們的視覺或聽覺,它們都可能有好有壞。但是覺察和我們的視覺或聽覺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常態都是好的,但我們日常的覺察卻時常不太好。放大鏡或揚聲器就可以把我們的視覺或聽覺的門檻提升到一般水準之上。同樣的,藉著集中注意力與練習,覺察力也可大幅提升,而不需要去街角藥局買藥吃!提升後的覺察力會讓你的認知比一般人清晰,就像放大鏡一樣。

職場上的覺察力也包括視覺和聽覺,但它還包括更多。它指的是:收集和清楚認知相關的事實與資訊,以及能夠判斷什麼才是重要的。這樣的能力包含對體制及其動力的了解、對事物與人的認識,還需要懂一點心理學。覺察力也包括自我覺察,特別是認清什麼時候情緒或慾望會扭曲了自己的認知,以及如何扭曲。

比方說,如果你起床就覺得心情不好,你可能到了辦公室都還帶著「負面情緒」,臭臉對待同事。相對的,你的同事也會對你不好,搞壞了彼此的關係。不過你可以採取完全不同的做法,也就是覺察到自己的壞心情,選擇把它放在一邊,不要把痛苦傾注到同事身上。

覺察,可以增進技能

在培養身體方面的技能時,對身體感受的覺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大多數運動項目中,最能夠影響身體效能的方法,就是運動員在活動時,要漸漸學會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大部分運動教練都不太清楚這點,他們只是不斷加強外在的技巧。當動感的覺察力聚焦於一個動作,那個動作所造成的立即不適與相關的效率不彰都會隨之降低,而且不久就會消失。結果是一種較為流動且有效率的形態。這有個重要的優點:它是針對運動員個人的身體狀況,而不是運動教練書上所寫的「一般人」的身體。

老師、講師、或是領導者,都會想要用自己被教導的方式,或「書上」所寫的方法作出示範,告訴別人該做些什麼。換句話說,他用自己的方法去教導學生或員工,而使得傳統智慧流傳下去。在學習和運用這種標準方法或「正確的」方法行事時,一開始會有不錯的表現,執行者個人的喜好與態度都被壓抑下來。執行者繼續依賴專家,使得領導者的自我膨脹、擴大他們對權力的幻覺,卻沒有讓他們變得更有時間。

增進覺察力的教練方法,是讓學員的身體與心靈特性浮現出來,而且不需要另一個人的指示,也可以建立能力和信心。它能夠幫助人們自立自強,建立自我信念、信心和責任感。教練模式絕對不能和「工具在這裡,你自己想辦法」的法則混為一談。一般來說,人們的覺察程度都相對偏低。假如讓我們隨性而為,我們很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重蹈覆轍,或是發明一些半好不壞的方法,結果養成了壞習慣。因此,至少在我們學會自我教練的技能之前,我們都需要專家教練的幫助,來提升覺察力,進而持續自我改善、自我發現。

沒有兩個人的心智或身體是相同的。我怎麼可能教你如何發揮你的個人所長呢?這唯有你自己才做得到,就是運用覺察力。

提升自我覺察力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不同。不同的活動會導向我們的不同部分。運動最主要是肢體上的活動,但有些運動非常依賴視覺。另外,音樂家需要培養高度的聽覺覺察力;雕刻家與魔術師需要靈敏的觸覺;商業人士則需要了解人與心態,當然,其他領域也需要。

不具批判性的覺察力本身是有療癒效果的,這也是它最神奇的地方。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我們可以提出生理學的解釋。腦波帶有不同的振動頻率,腦內的神經元會彼此互動。人體存在四種主要的腦波模式,從高頻到低頻都有。我們工作時,腦波是處於較為高頻的α(Alpha)和β(Beta)狀態,而我們的覺察力是對外指向認知方面的任務。為了提高我們的覺察力,並取得我們內在的潛力,我們需要隨時可取得其他層級的腦波,例如δ(Delta)和θ(Theta)。畢竟愛因斯坦曾說:「問題無法用產生問題的相同思維去解決。」提高覺察力會帶來許多好處,因為這會讓你輕鬆發現你的目的,並與之產生連結。

我強烈建議你透過冥想(meditation)來發展覺察力。我的同事吉塔.貝琳(Gita Bellin)創造了一種冥想的形式,徹底改變了全球企業的面貌。領導者可以藉由冥想來培養高績效的思維,在我們的網站上有如何學習的方法。

覺察力可以透過簡單的練習、應用和被教練,而快速培養。我用如下的最淺白方式為它定義,或許比較容易了解:

  • 覺察就是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
  • 自我覺察也就是知道自己當下的體驗。

當你覺察到某件事,你就可以改變它。你甚至不用花精力在培養覺察力上,因為它是你的天賦學習系統(也就是你學走路、騎腳踏車、說話的能力),自然會回應和適應新資訊。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會說,他們最好的構思都是在洗澡時想到的,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們不處於忙碌的β狀態,而是用另一種腦波來處理資訊,所以突然之間就「靈光一閃」!
本文摘錄自《高績效教練:有效帶人、激發潛力的教練原理與實務(25週年紀念增訂版)

作者: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
譯者:李靈芝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